玩酷网

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

1948年,国军的一名伙夫和大部队走散了,被解放军拦下。解放军看他年纪大,便发了2块银元让他回家,谁知这个伙夫,竟是国军军长!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1948年冬天,一支国民党部队溃败后,一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伙夫被解放军拦住。他年纪不小,衣着破旧,解放军按政策给了他路费,让他回家过日子。可谁能想到,这人竟是国民党军长,隐藏着惊人身份?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收官之战,那时候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部队联合行动,围困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傅作义手下兵力有五十多万,分布在北平、天津、张家口等地,但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已是摇摇欲坠。新保安是关键点,傅作义的嫡系第三十五军被困在那里。为了解围,他派另一支主力第一百零四军从北平出发,沿着平绥铁路西进。 第一百零四军军长安春山指挥这部下推进,可在怀来、康庄一线就遭遇解放军阻击。战斗激烈,第一百零四军损失惨重,全军基本覆没,副军长王宪章、参谋长郝勤福等人被俘。安春山见大势已去,就脱下军服,换上伙夫衣衫,混在老弱俘虏堆里。 安春山这个人,出身山西贫苦人家,1907年生,早年放牛逃荒,后来考入太原北方军官学校。毕业后进了傅作义部队,参加过北伐。抗日战争时期,他在绥西地区作战,1939年底到1940年初的五原战役中,率部打击日伪军,击毙日军指挥官水川伊夫中将,得到国民党当局嘉奖,提升为师长。 但他在部队里作风严厉,手下畏惧,不敢轻易接近。 1948年12月,怀来城外雪地里,解放军设卡检查溃散的国民党兵。安春山被拦下,自称是部队厨子,与大队走散,只想回家种地。解放军战士盘问,他咬定伙夫身份,周围俘虏也帮腔,说他平日烧饭,从不打仗。战士们见他年纪大,头发花白,加上身上没武器,就没深究。 按人民解放军政策,对国民党俘虏人性化处理:普通士兵和壮丁,不愿继续作战的,给路费遣返回家;愿意加入的,欢迎入伍。战士们给安春山两块银元,让他回家团圆。他接过钱,就这么走了。谁知当晚,从其他俘虏口中得知,这人就是第一百零四军军长安春山。因为他平日严厉,手下不敢指认,才集体帮他掩护。 安春山潜回北平,收拢残部,继续听傅作义调遣。傅作义对北平这座历史古都有顾虑,不愿顽抗造成破坏,加上国民党败局已定,他开始考虑和平解决。安春山作为傅作义部队中较早支持和谈的将领,在会议上主张通过谈判处理北平问题,避免双方损失,推动和平解放进程。 北平是千年古都,在中国历史上地位特殊,一旦战火毁坏,谁也担不起责任。傅作义在国民党将领中算有忧国心,这场内战本就不是百姓之福,继续打下去只会加重民生苦难。经过权衡,他决定和平解决,这步棋奠定了人民解放军胜利基础。 1949年1月,傅作义率部起义,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安春山随之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安春山被安排合适职务,如绥远省参议会议员,继续发挥作用,为国家建设出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战争中人性政策往往扭转乾坤。安春山从俘虏到起义将领的转变,体现了人民解放军宽大方针的威力,也反映了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历史就是这样,个人命运跟国家大势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