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 年 9 月 29 日,解放军驻琼某部 9 名战士武装泅渡琼州海峡,每人携带手枪、子弹、手榴弹、匕首等装备,总负重超 10 斤,于 6 时从澄迈角 (今海口观海台附近) 下水,14 时 30 分在雷州半岛朋寮角登岸,全程 34.4 公里,耗时 8 小时 30 分钟。后来被记集体一等功,誉为 “征服琼州海峡九蛟龙”,黄信雄、叶乐浓获个人二等功,其他人荣立三等功。 单看这些数字可能没太直观的感受,可真要把自己放进当时的场景里,才知道这 8 小时 30 分钟有多难。琼州海峡的海水可不是平静的泳池,那会儿没什么先进的护航设备,风一吹,浪就跟着涌,人在水里就像片叶子,既要稳住自己不被浪带偏,还得牢牢抓着身上的装备 —— 那些手枪、手榴弹可不是轻巧物件,泡在水里更沉,稍有不慎就可能往下坠。 34.4 公里的距离,在陆地上快走都得耗不少劲,更别说在水里扑腾。人游久了,胳膊腿早就酸得像灌了铅,嘴里又干又涩,说不定还得忍着海水呛进喉咙的刺痛。可这 9 名战士没一个掉队,从晨光刚冒头到日头升到半空,硬是凭着一股劲咬着牙往前游,把海峡给 “踩” 在了脚下。 这哪是简单的泅渡啊,是真真切切用意志拼出来的。他们身上扛的不只是 10 斤重的装备,更是军人的担当。集体一等功、“九蛟龙” 的名号,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实打实的硬气,是那种不服输、敢挑战的劲儿,放到现在看,照样让人心里发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