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900 万美元一架的 C919 刚把香港航线飞成日常,就有人喊 “造出来才发现

9900 万美元一架的 C919 刚把香港航线飞成日常,就有人喊 “造出来才发现不值”。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C919最近真火,连香港航线都飞成家常便饭了,可网上一堆人又开始盘算:“花9900万美元买这飞机,值吗?”“国产大飞机到底牛在哪?”

其实,每次中国制造有点新动作,总有人拿价格、核心技术、国际封锁算账,但真相往往没这么简单。

说到买飞机这事,咱们以前一直被“薅羊毛”。别的不说,过去十年中国买了四千多架波音和空客,花的钱让美国和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你以为买飞机是买断?错了,每一架飞机都像个“套娃”:发动机、航电、维修、配件,层层加码。

航司真遇上啥事,连颗螺丝都得花大价钱进口,谁说断供就断供,谁说涨价就涨价。用网友的话说,买飞机比买房子还“被动”。

2015年中国商飞启动C919项目的时候,外界根本不看好,甚至还被波音高管当面嘲笑。

可才几年时间,这飞机就飞上天了,还进了北京、上海、香港等主流航线,交付速度蹭蹭涨。50多架C919在国内天上跑,乘客体验过的都说不比进口货差。

但技术短板也不是秘密。美国今年又更新出口管制名单,把发动机叶片、复合材料、飞控软件这些“卡脖子货”全列进去了。

简单说,飞机的“心脏”和“大脑”都被人家卡着。这时候还有人问“值不值”,其实该问的是:中国再被卡脖子,损失的到底是钱,还是未来?

说句实话,造C919不是为了省几个钱,也不是追求一夜暴富,而是为了“不求人”。

全世界都知道,发动机单晶叶片技术一度只有美欧掌握,复合材料以前只能靠进口,飞控系统的核心代码也一直受制于人。

美国这次下狠手,结果反而把中国的科研动力全逼出来了。西北工大搞定了单晶叶片,国产碳纤维通过了适航测试,飞控系统也实现了自主研发。长江-1000A发动机地面测试数据很亮眼,部分参数已经超越进口产品。

有人说C919比波音、空客贵,技术还不能全国产,值在哪?其实,这架飞机的意义根本不是价格标签能衡量的。

它带来的是底气,是安全,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话语权。以前买飞机要看别人脸色,修飞机、升级系统还得求着供应商。现在自家“牌桌”上有了一张大牌,不怕人家翻脸。

未来每多一架C919投入运营,咱们就少一分被动,多一分自主。

更重要的是,C919的上天,说明中国制造业能啃硬骨头,能把“不可能”变成“家常便饭”。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成了中国创新的“试金石”。

所以说,C919的价值,是用来打破“天花板”的。它让中国航空业不再受制于人,让国产技术能在国际市场堂堂正正亮相。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国产大飞机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