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含着眼泪说:“怎么没有他的名字?要是没有他,我和恩来早没了。” 李克农1899年出生在安徽巢县一个小康家庭,早年上芜湖教会学校,接触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投身学生队伍,办报宣传进步观点。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芜湖组织群众活动,面对敌人围捕,及时转移同志。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入上海地下工作,创办报纸传播革命信息。1929年,他考入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表面编辑新闻,实际潜入敌人内部,逐步升为电务股股长。敌人头目徐恩曾信任他,拉拢升职,他婉拒后更显忠诚,借此获取机密情报。1930年,与钱壮飞、胡底组成小组,专责情报收集,直接上报周恩来。 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钱壮飞截获电报,其女婿刘杞夫赶到上海递给李克农。他稳住来人,递上银元和妻子耳环,目送离去。随后,他绕过常规渠道,通过备用联络点将情报交给陈赓。当晚,中央机关转移,周恩来等人脱险,敌人扑空。1931年底,李克农进入中央苏区,任政治保卫局局长,组织侦察队排查奸细。长征途中,他率队开路,护送中央机关穿越雪山草地。抵达陕北后,任联络局局长,与张学良秘密会谈,推动局部停战。西安事变爆发,他作为代表团秘书长,协助周恩来处理谈判,促进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李克农随周恩来在国统区建立情报网,1938年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主任,组织营救被捕同志。1941年回延安,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领导破获日伪阴谋,提供战场信息。重庆谈判前,他监听敌人电台,分析密电,报告蒋介石拖延意图。谈判中,他安排随行护卫,确保安全。解放战争中,任中央社会部部长,情报网深入敌人核心。在西北战场,他获取国民党部队部署和军官矛盾细节,帮助解放军逆转劣势。三大战役期间,他的情报助我军掌握主动,毛泽东评价其贡献突出。 1947年延安撤退时,李克农坚守岗位,护领导避敌机轰炸。1949年北平解放前,他组建便衣队,调查郊区敌特,促使自首,保障中央入城。12月护送毛泽东访苏,破获破坏铁路阴谋,确保行程顺利。1955年9月,北京中南海,军衔评定工作进入尾声。赖传珠递上名单,毛泽东浏览上将部分,发现李克农缺席,强调没有此人,他和周恩来早遭不测,众多同志靠情报存活。赖传珠闻言惊讶,毛泽东回忆那些关键时刻,如1931年上海情报转移、西安事变护卫、抗战初期运书治病、重庆谈判监听、解放战争情报支持、延安撤退护卫、北平进城稳定、访苏破案。 毛泽东说完,问这些功劳能否服人。赖传珠回应能服,谁反对他先站出。毛泽东宽慰,情报同志隐身付出,但须铭记。没有情报,前线如何知敌,情报如影子护灯塔尖刀。其实,李克农干的这些事儿,说白了就是玩命保家卫国。他从不张扬,甘心在暗处出力。想想看,那年代白色恐怖下,潜伏敌人内部,随时可能掉脑袋。可他稳扎稳打,一次次转危为安。毛主席含泪那句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心实意认可他的功劳。这不光是个人事儿,还反映出隐蔽战线的重要性。很多人只看到战场英雄,却忽略这些幕后守护者。 军衔授予后,李克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参与军队建设,协调情报部门转型。1954年出席日内瓦会议,协助周恩来处理国际事务,主持联络工作,获朝鲜国旗勋章。1955年7月兼中央调查部部长,列席中央会议,推动对台工作小组运作,任召集人。1956年当选第八届中央委员,继续领导隐蔽战线,完善情报网络。1957年10月摔伤导致脑溢血,住院治疗。周恩来多次探视,叮嘱医护全力施救。他逐步恢复,但身体虚弱。1961年夫人赵瑛去世,他悲痛加重。1962年1月抱病参加中央工作会议,2月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脑软化症逝世,享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