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翻车,美国月球探测器旋转跳跃,然后失联,NASA:必须反思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宣布终止“月球开拓者”号探测器的任务。 这艘搭载着美国新一代月球水资源探测器的航天器,原计划绘制月球表面水分布高精地图,支撑未来的载人和商业登月任务。 然而,该探测器在2月26日搭乘SpaceX火箭升空后不到24小时即与地面失去联系,任务团队虽历时数月尝试恢复通信,但始终未果,最终不得不宣告任务失败。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9400万美元,已经打水漂。 NASA虽在声明中强调此次失败提供了“宝贵教训”,但也难掩尴尬事实:整个探测任务未产生任何有效科学数据。 造成失联的核心问题在于飞行姿态控制系统未能稳定展开太阳能板,导致电力迅速耗尽。 探测器与火箭成功分离后,地面曾短暂接收到信号,但在随后不久便进入了非计划的缓慢旋转状态,太阳能板无法持续对准太阳,失去了补充能源的能力。 这种状态在航天领域被称为“tumbling”,意味着飞行器不断翻滚,自身姿态失控。 NASA推测,在电量耗尽之后,姿控系统和通信系统都停止运作,地面也就无法再发出指令让它停下来或自救。 “月球开拓者”的失败暴露出NASA在小型探测项目中长期存在的盲点。 该项目属于小型、低预算、快速部署的深空任务试验平台。 本意是以较低成本快速验证科研思路、推进科技试点,但现实是:经费低不代表可以忽视关键系统的可靠性。 在这种性价比优先的任务结构中,设计团队往往压缩测试环节、减少冗余设计,最终使得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都可能导致整项任务崩盘。 从“月球开拓者”出问题的环节来看,它并不是被技术打败,而是被系统内最不该出错的基础模块打败——没有电,什么都白搭。 NASA强调要反思,但需要的不只是反思,否则,类似的旋转跳跃后翻车还会接连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