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自己搭台、别人唱戏”的启示(评论员观察)

前不久,在第三届链博会上,笔者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参展商不只宣介自家的产品和技术,还乐于“自己搭台、别人唱戏”,注重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展示宣传。

比如,GE医疗和京东方联合展示了3款高端监护类产品显示模组,展台内还摆放着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供应的120转/分钟CT旋转轴承;又比如,麦当劳中国的展位不仅有汉堡、薯条,还出现了肉类、乳品、酱料、物流等领域11家“麦链”上下游供应商伙伴的身影。

变展示单一产品为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变“单打独斗”为“组团出击”,参展商之间不是“对手”而是“队友”、不是互相“抢蛋糕”而是一起“做蛋糕”,这种合作共赢的理念和行动,带来的启示不局限于展会之内。

于企业而言,合作之中蕴藏着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搭载东超科技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让一款燃气灶的操控体验变得有趣、新潮,用户点击空中按钮即可便捷操控灶具的折叠与伸展。这一技术在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等家电产品上的成功应用,既拓展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场景,又为传统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动力。

合作才能共赢。互相“做加法”,攥指成拳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以更优的产品、更高的品质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待,最终实现的,是链上企业的共同进化。

对行业来说,合作共赢并不意味着不要竞争,而是要杜绝恶性竞争、“内卷式”竞争。赛力斯集团创新推出“厂中厂”模式,将多家核心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线嵌入赛力斯超级工厂内部,达成本地化同步生产与供应;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与中国宝武联手,展现从铁、铝等原材料到白车身的产业链协同……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层出不穷的新故事、新成果写照着汽车产业协同共进的图景。

链主企业可通过技术共享、联合研发等方式赋能链上中小企业,链上中小企业也应深耕细分领域、勇于创新突围。携起手来,打破“内卷”,打造创新高地、品牌高地、价值高地,行业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行稳致远、赢得未来。

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今天的产业链,早已突破国界。促“产业链”成为“共赢链”,不仅是企业的事,更是不同经济体的共同责任。

习近平主席强调:“团结才能共赢,携手方可共进。”进博会、链博会、中欧班列等国际公共产品,打造开放合作标杆;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广受南方国家好评……中国作为“赋能型大国”的行动一以贯之。

在全球经济动荡、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以自身实践丰富和拓展着合作共赢的内涵: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打造“共赢链”;不止于和谐共处,更在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合共生、共同发展。

秘鲁的牛油果,高品质地运抵万里之外的中国;中国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实打实地改善着莫桑比克农民的生活……一条条链,串起“繁花”朵朵,“链接”当下未来,促进民心相连相通。任凭风吹浪打,世界各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大势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链条,交织成的乐章将愈发动人。

《人民日报》(2025年08月04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