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和西方突然发现,真正让俄罗斯在经济制裁下站稳脚跟的,不是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乌克兰和西方突然发现,真正让俄罗斯在经济制裁下站稳脚跟的,不是伊朗的无人机、朝鲜的炮弹,而是一直“不站队、不递刀”的中国。 这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点反直觉,但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现实。 先看伊朗和朝鲜的支持。伊朗确实给俄罗斯提供了“见证者-136”无人机,而这些无人机也确实在战场上,对乌克兰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但伊朗自己也被西方制裁得够呛,石油出口受限,国内经济一团糟,能给俄罗斯的支持其实很有限。而且伊朗的无人机技术并不先进,容易被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击落。 至于朝鲜呢,倒是给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炮弹,据说占俄军炮弹供应量的50%-70%。 但朝鲜的经济规模太小,长期供应能力不足,而且朝鲜的炮弹都是几十年前的库存,质量参差不齐。 更重要的是,朝鲜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资金支持,这种合作是相互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的经济问题。 再回过来看中国,虽然中国一直宣称中立,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但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却在不知不觉中帮了大忙。 首先是能源贸易。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进口国,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其中能源占近40%。 中国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帮助俄罗斯维持了能源出口收入。 而且,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超过90%,这大大减少了俄罗斯对美元的依赖,规避了西方的金融制裁。 例如,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时,直接以人民币计价,中国企业可以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则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一来一回间直接形成了一个闭环。 其次是第三方贸易。中国通过土耳其、印度等第三方国家,间接向俄罗斯出口受限商品。例如,中国企业可以先把商品出口到土耳其,再由土耳其转口到俄罗斯。 这种方式绕过了西方的直接制裁,让俄罗斯能够获得急需的高科技产品和零部件。 此外,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也在增加,比如中企与俄罗斯合作建设液化石油气转运综合体,这些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俄罗斯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金融合作对俄罗斯来说是雪中送炭。中俄签署了多项本币互换协议,比如2014年的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协议,这为两国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支持。 中国的金融机构还通过离岸市场为俄罗斯提供融资,帮助俄罗斯企业维持运营。例如,中国的银行可能会向俄罗斯的能源公司提供贷款,用于扩大生产或偿还债务。 此外,中国在国际上的中立立场,也为俄罗斯争取了空间。中国没有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继续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这让俄罗斯在国际上不至于完全孤立,也为俄罗斯提供了更多的外交回旋余地。例如,中国在联合国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俄乌冲突,避免了对俄罗斯的进一步孤立。 当然,中国的支持并不是无原则的。中国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 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基础,而不是军事同盟。中国的中立立场既维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和平解决冲突留下了空间。 总的来说,伊朗和朝鲜的支持虽然明显,但规模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的经济问题。 而中国的经济合作则是长期的、全面的,帮助俄罗斯维持了经济稳定,规避了制裁压力。 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中立立场和实际影响,让中国成为了俄罗斯经济制裁下的,隐形支柱。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