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
中国突然就不要乌克兰的粮食了,进口量是断崖式的下跌。显然,中国对乌克兰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为什么转变,这不怪中国,责任全在泽连斯基。最近乌克兰的玉米、小麦堆在港口没人管,之前买得挺多的中国,悄悄改成从巴西、俄罗斯这些地方进货了。这看着像突然不买乌克兰粮食了,到底是咱们算经济账选了更划算的,还是跟外交上的事儿有关?2022年的时候,光是广东省从乌克兰进口的玉米就有8.7万吨,可到了2024年,乌克兰玉米在中国进口榜上的位置一路下滑,全年进口量才465.3万吨,连巴西的零头都赶不上。巴西那年光给咱们的玉米就运来了646.6万吨,稳稳坐住头把交椅,俄罗斯更猛,2023年给咱们的谷物和油脂总量一下子飙到753万吨,是前一年的三倍多。这一降一升之间,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不是咱们变心快,实在是乌克兰的粮食越来越不“靠谱”了。要说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泽连斯基没护住自家的粮食出口通道。俄乌打了三年,黑海那边的港口就没安生过。之前靠“黑海粮食倡议”还能勉强运点粮出来,可2023年7月俄罗斯一退出,这通道直接就成了高危航线。乌克兰90%的农产品都得靠黑海出口,港口一被炸,等于掐住了命脉。敖德萨港作为协议里指定的主要港口,挨炸之后连装粮的仓库都没剩下几个完整的,更别说大型货轮停靠了。没办法只能绕道多瑙河,可那边的港口又小又浅,大船进不来,只能用小船倒运,成本凭空增加15%不说,效率还低得要命,原来一艘货轮能运的量,现在得十几艘小船来回折腾,等运到中国,黄花菜都凉了。更要命的是成本账根本算不过来。巴西的粮船从里约热内卢出发,顺着大西洋一路稳当过来,运费常年稳定在每吨30美元左右;可乌克兰的粮船呢?得先交一笔天价战争保险费,光是这一项就比巴西的运费贵出一倍,还得雇佣武装护卫队防着潜艇,绕远路躲鱼雷区,最后算下来,每吨粮食到岸价比巴西的贵了足足200块。咱们粮商又不是做慈善的,同样的玉米,巴西的又便宜又安全,凭啥非得买乌克兰的?2024年巴西大豆占咱们进口量的71.1%,玉米也超过乌克兰,这就是用脚投票的结果。泽连斯基政府不光没护住港口,连地里的粮食都快顾不上了。美国农业部预测,2023到2024年乌克兰小麦产量直接暴跌21%,从之前的3300多万吨跌到1650万吨,玉米更是少了1040万吨。这也难怪,农民要么被拉去当兵,要么逃难去了,谁还有心思种地?再说化肥也缺得厉害,乌克兰本来就靠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供应化肥,打仗之后断了来源,地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产量能好才怪。反观巴西,人家安安稳稳种庄稼,化肥供应充足,收割机一排排地在地里跑,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自然能稳稳接住咱们递过去的订单。俄罗斯这边就更会来事了,一边打仗一边还不忘跟咱们搞农业合作。2023年他们在远东搞的农田合作项目,直接把粮食通过黑龙江运过来,又快又省钱。咱们从俄罗斯买的菜籽油、葵花籽油加起来有179.7万吨,比从乌克兰买的多了快六倍。人家不光保证供应,还把运输路线都打通了,对比之下,泽连斯基政府光顾着在战场上吆喝,连最基本的粮食出口基础设施都顾不上修,港口炸了没人管,铁路轨距和欧洲不匹配也不想办法,这生意能做长久才怪。其实说到底,中国进口粮食就看两点:性价比和安全感。乌克兰的粮食以前是又好又便宜,但现在架不住天天打仗啊。2023年欧洲好几个国家都拒绝进口乌克兰粮食,就是因为他们的粮食品质不稳定,还把本地市场价格搅得一团糟。咱们可不能学他们,毕竟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马虎不得。巴西的粮食船一来就是几万吨,又快又稳;俄罗斯的粮库堆得满满当当,还能保证常年供应。换作是你当采购,也得选这样的供应商不是?泽连斯基总说要保护乌克兰的经济命脉,可粮食出口这条命脉愣是让他给弄断了。以前乌克兰是“欧洲粮仓”,现在港口堆着没人管的粮食都发芽了,运不出去的玉米在仓库里发霉,这哪像是粮仓该有的样子?咱们改从巴西、俄罗斯进货,不过是生意人最正常的选择——谁也不想把鸡蛋放在随时可能碎掉的篮子里。毕竟做生意讲究个长久稳定,总不能因为顾念旧情,就陪着人家一起担风险吧?所以说来说去,不是咱们态度变了,实在是乌克兰那边的情况让咱们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放心进货了,这责任啊,还真得泽连斯基自己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