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参观五台山,发现文殊像被毁:你们菩萨的“心脏病”该治了 “1948年4月7日凌晨两点,主席,雪好像停了,不抓紧就真被困山里咯。”警卫员低声提醒。昏黄油灯下,毛泽东合上刚批完的电报,抬头笑道:“路再难,也挡不住我们去西柏坡的脚步。”一句轻松的话,将行军岁月的紧张冲淡了几分。 大背景得从一年前说起。胡宗南“重点进攻”扑向延安时,西北野战军不过万人马。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连串胜仗扭转了被动,胡宗南被钉在陕北高原。进入1948年春,中央前敌委员会需要穿越晋西北,经五台山去冀中与刘少奇、朱德会合。行程看似转移,实则是为全国战局调度埋下伏笔。 4月6日傍晚,车队抵代县。夜半忽降暴雪,山道封成白练。周恩来估摸第二天仍难通行,提议就地待命,“干脆利用空隙看看五台山的庙宇,顺便体察民情。”毛泽东没反对,“有雪挡路,正好静心办公。”他把铺满案头的电报分门别类,针对洛阳战局写下城市接管要领:保粮、护厂、稳物价,条目精细得像后勤账本。 7日午后,道路刚扫出一条缝隙,车队缓慢上山。大雪映着琉璃瓦,耀眼得刺目。车厢里气氛却随意,毛泽东同叶子龙聊起《楞严经》里“心随万境转”那句,“雪大路险,其实就是‘境’,人不乱心就不乱。”几句家常,让满车冰气消散不少。 夜里九点,队伍抵台怀镇显通寺。方丈早早腾出四合院,北屋留给毛泽东。他进屋只见炕上一床军被,一张木桌,装饰比窑洞还素净。窗外风铃被山风摇得哗啦作响。警卫员担心主席失眠,毛泽东摆手:“铃响归铃响,我有安眠药,不够再来两篇电报。”言下洒脱,实则提醒大家:别为琐事分心。 早晨六点,白雪覆塔,漫山如银。周恩来同晋察冀边区干部赶来会合,随行还有两位法师。见他们袍袖单薄,毛泽东摸了摸自己的呢子大衣,半开玩笑:“山里冷,菩萨要多添件衣裳才行。”众人都笑了。气氛在笑声里破冰,参观就此开始。 第一站是大白塔。法师介绍塔高十六丈,悬铃二百五十二枚,万历年间所建。毛泽东望着风铃,“昨夜它们吵得我睡不踏实,可现在听来倒像行军号角,怪好。”一句俏皮话,让僧人放下拘谨。许建国顺势请法师讲塔史,毛泽东在一旁不时插问风铃铸造工艺、抗战时期塔身损毁情况,句句紧扣“文物”二字,听得山西地方干部暗暗记笔记。 走到十方堂,几名僧人正整理破损经卷。毛泽东拿起一册被弹片撕裂的《大般若经》,叹了口气:“字还在,纸成残,这也是战争代价。”身旁僧人答:“有生必有灭。”毛泽东听后露出欣赏的神色,追问:“如果灭的是封建剥削,生的是人民政权,可惜吗?”对方张口结舌,随即合十苦笑,现场顿时轻松却又意味深长。 随后众人步入一座偏殿,正中的文殊菩萨胸口被凿出大洞,灰尘积厚。毛泽东指洞问因,方丈解释去年土改,有人传说菩萨腹内藏金,翻身农民索性帮“菩萨”动手术。毛泽东听完哈哈一笑:“原来菩萨患了‘心脏病’,群众替她治了。洞先别补,留作教材,告诉来人:旧神像挡不住新社会的锄头。”语气虽轻,却含着对粗暴破坏文物的警醒,也隐含对迷信的讽刺。 龙王殿是另一番景象。庙中塑五爷,农民信他掌雨,土改队伍反倒自发守护庙宇。毛泽东对比山上菩萨与山下龙王的不同命运,说:“利益远近决定态度,龙王管天,农人信,他的庙就保得住;高高在上的,没人理会。我们做政治工作,得学这一点——贴近群众。”这段话被周荣鑫记进笔记本,后来在边区政务会议上成了典型案例。 参观途中,清净法师问毛泽东五台山为何湖中无佛却称“圣境”。毛泽东顺势讲起佛教东传史,提到后赵石虎时期佛徒登台立寺,亦谈到《出三藏记集》对五台佛迹的记载。僧人听得连连点头。毛泽东并不止步于史料,他话锋一转:“两千年过去,寺产曾广占良田。若佛祖在世,看见山下农人无地,会不会把地还给民?”法师面露尴尬,却又心服口服:“老衲明白了,空谈慈悲,不如实济人。”短短几句,既是哲思也是政策宣讲。 任弼时在旁接口:“佛讲舍身饲虎,我们讲无产阶级献身,两种情怀,同指大众,却分属现实与超脱。”毛泽东轻捻帽檐,回答:“我们要改的是现实,佛教留下的文化艺术,好的留住,糟粕让历史筛去。”语毕,他吩咐地方政府立项修缮藏经阁、测绘主要殿宇,“资料要全,照片要清,后人得知道咱们怎么保护的。” 中午十二点,寺墙外积雪已开始融化,屋檐滴水不断。周恩来看了看怀表,小声道:“再晚就赶不上下午出山。”毛泽东合上笔记本,对方丈拱手:“清净、自在,愿二位也保重。”那位方丈反合十答:“主席一路顺风,佛门弟子也祝革命早成。”一句送别,倒极真诚。 车队在雪泥中慢慢发动。回头望去,大白塔依旧雪白,风铃声却被发动机轰鸣吞没。许建国坐副驾,忍不住回味:“主席一上午几句话,比我们干部开数次大会还管用。”司机笑了:“这就是‘心脏病’疗法,先指出病症,再让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