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1年,志愿军117师政治部主任牺牲,在要落葬那天,其妻子不顾东北的严寒天气

1951年,志愿军117师政治部主任牺牲,在要落葬那天,其妻子不顾东北的严寒天气,提出了一个极为奇怪的要求:要带着孩子一起进墓穴住 1951年2月,志愿军发动了第四次战役,此次战役的一个重点便是在横城地区对美韩军队发起反击。作为此次反击战的主要部队之一,志愿军第117师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他们要穿插到敌人后方,切断敌军退路。 1951年2月10日,奉命穿插的117师在龙头里一线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几道封锁线,就在部队行动一切顺利的时候,他们在通过一个交叉路口后遭遇了敌人的空军。 敌军发现了他们,立即投下了炸弹,这次空袭给117师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117师政治部主任吴书也在此次袭击中不幸牺牲。 吴书早年就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后来他加入了共产党,之后随着部队一起来到了淮海一带开展敌后斗争。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吴书屡立奇功,一路升至第39军117师政治部主任。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们的部队接受改编入朝作战,一路经历了多次恶战,直到此次横城反击战中部队又接到了穿插的任务。 令人没想到的是,吴书在行军途中因空袭牺牲,他也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损失的又一位高级将官。 吴书的离去让部队的战友们都陷入了悲痛之中,损失了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组织也感到非常痛心。当然,受到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吴书的家人。 在他牺牲的时候,他的妻子何赋亭刚刚生下小女儿没多久。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组织一开始没有敢告诉她实情,之后吴书的遗体被运回国内,妻子何赋亭才知道了此事。 何赋亭出生在江苏灌云一个农民家庭,很早的时候她就开始帮家里干活,抗战爆发后,她家里许多人都投身革命事业。受到家人的影响,何赋亭也早早参加了革命。 1943年10月,何赋亭在淮海军分区一支队的队医培训所内学习,几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她成为部队里面的实习医务员。 那时由于前线战事吃紧,每天送来的伤员非常多,何赋亭经常忙着照料伤员,她有着充沛的精力,每天不但能完成医院的工作,还有功夫回家帮忙做家务。 靠着自己的能力,何赋亭得到了淮海军分区的表彰,不久之后,何赋亭也遇到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人,此人就是吴书。 当时,正担任灌云县委书记的吴书注意到了何赋亭,他一眼就爱上了何赋亭,在组织的牵线下,吴书也表明了自己的心意。 何赋亭一开始并不愿意,吴书比她大了10岁,此前在老家还有过老婆孩子。不过在家人的劝说下,何赋亭还是与吴书走到了一起,二人结婚后过得非常幸福。 后来由于战事的影响,何赋亭与吴书聚少离多,吴书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哪怕自己再忙也会关心妻子。朝鲜战争爆发后,吴书知道自己即将要上前线,他清楚这次的敌人和以往都不一样。 那时何赋亭已经怀孕,考虑到妻子的情况,吴书进入朝鲜后,也会挤出时间给妻子写信。 在短短的四个月内,他先后给妻子写了五封信,看到丈夫的来信后,何赋亭这才稍稍安心,可没想到丈夫却在不久后牺牲了,这五封信也成为丈夫留给一家人的遗言。 吴书牺牲后,考虑到他家里的情况,组织也非常关心这一家人的生活,专门询问何赋亭还有什么要求。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何赋亭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能给丈夫做一套较好的呢制服,买一口较好的棺材。尽管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非常好,何赋亭还是强撑着帮丈夫擦拭了身体,并为他换上了新的衣服。 随后,吴书的遗体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在落葬的那一天,何赋亭带着几个孩子来送丈夫最后一程。 在落葬前,工作人员会专门挖开土层,可那时东北气候寒冷,冻土层并不容易被挖开。好不容易才挖好了墓穴后,何赋亭又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她带着孩子进入了墓穴,一起在墓穴中坐了一段时间。 做完这些事后,她才带着孩子走了出来,之后吴书被葬入此处。原来,何赋亭是想和几个孩子一起帮丈夫暖穴,希望丈夫的在天之灵能感受到一家人对他的思念。 吴书与何赋亭共有三个孩子,那时最小的女儿还没满月,悲伤过度的何赋亭一度想过要去死,但是想到几个年幼的孩子,她便决定要撑起一家人的生活。 在这之后,何赋亭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组织也非常关心他们的情况,并特批几个孩子进入中央军委的保育院。 后来,何赋亭被安排进入轻工业部供销总局工作,在身边人的帮助下,她和几个孩子都渐渐走出了阴影,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