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

1955年,许世友得知自己授衔上将,开怀畅饮。酒酣时电话响起,大扫其兴,便不耐烦地拿起话筒,略带醉意地说:“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话筒那边说:“小兵恩来!”  

军衔,对于军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认可。然而,如何在芸芸众多的将领中评选出那最耀眼的星星,谈何容易。

  在中央最高领导人的授意下,一场授衔大典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时间,各路军旅将领都屏气凝神,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然而,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最终的评选结果竟然出现了十三位大将军衔的候选人,而大将军衔的名额,却只有区区十个。  

许世友,作为第二野战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带领部队转战南北,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本以为,这次的授衔,自己是志在必得。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他只是被授予了一个上将军衔,与粟裕、萧克同列。

  一时间,许世友心中充满了不平和愤懑。

  在他看来,自己的战功怎么也应该在粟裕和萧克之上,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愤怒之下,他驱车来到了中南海,要找周总理讨个说法。  

然而,周总理却不紧不慢地问他:“世友啊,如果我告诉你,粟裕是大将,萧克与你同为上将,你还会不满吗?”

  听到这话,许世友愣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周总理眼中,粟裕竟然比自己还要高出一个级别。

  粟裕,这个响当当的名字,许世友再熟悉不过了。

  那个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战神”,原来,在党中央的心目中,他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  

而萧克,虽然名气不及粟裕,但作为一名传奇将领,也是勋章满身,威名远扬。     原来,不是党中央不重视自己,而是自己还不够格,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奉献。  

离开中南海,许世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来,虽然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但却也沾染了一些骄傲自满的情绪。     军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对待党的事业。

  回到家中,许世友将战友们召集起来,摆下酒宴,庆祝自己被授予上将军衔。

  酒过三巡,许世友已是喜上眉梢,当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时,他有些不耐烦地拿起了话筒。  

“喂,我是大将军许世友,你是谁?”

  “我是小兵恩来。”电话那头的人轻声答道。

  许世友登时酒醒了大半。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话有多么的傲慢与无礼。

  没曾想,周总理却毫不在意:“世友啊,这个军衔,是党和人民对你的信任和期望。希望你能牢记党的教诲,再立新功,不辜负这份殊荣。”

  自那以后,许世友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