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关税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今晚(9月15日)报道:“随着中美两国进入第二天的会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今晚(9月15日)报道:“随着中美两国进入第二天的会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CNBC)今晚(9月15日)报道:“随着中美两国进入第二天的会谈,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双方在技术细节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接近就TikTok达成协议。”上次中美会谈完后,中方发布的信息是同意暂停关税延迟90天,继续与就美方无端对华征收的所谓的“芬太尼关税”展开谈判。但贝森特被采访内容中并未谈及,说明美方没有就这一问题做出让步,自然对于美方的要求以及凭空造牌,中方也不会做出任何妥协。至于TikTok问题中方先前中方已做出明确表态不会出售,美方可能从9月17日到期后继续延长。
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警告称,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

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警告称,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

外媒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警告称,如果北约国家试图就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征收关税,中国将采取“果断反制措施”。特朗普一直在敦促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购买者——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征收关税。在这一要求得到满足之前,华盛顿不会实施进一步的制裁。据西方媒体报道,欧洲各国政府不愿采纳特朗普要求的关税政策。一些西方媒体指出,特朗普故意设定了欧洲会拒绝的条件,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洗手不干”的借口,从而避免推行新的制裁。#俄乌冲突##热点观点#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

中美现在都活明白了,两强相争,不让小国得利。一个是坚持不结盟,反美可以,但是打着反美的旗号要援助那是门儿都没有,顶多给点贸易优惠。中美两国在国际上都玩得挺精明,谁也不想让小国占便宜。中国这边,坚持不结盟原则,允许各国反美,但要援助就别想了,最多给贸易上的小恩小惠。拿伊朗来说,2021年3月伊朗和中国签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中国承诺投3000到4000亿美元,主要进石油、气和石化行业,还帮建基础设施,加入“一带一路”。协议签的时候,伊朗正被美国制裁,公开反美,希望拉中国下水提供军事支持。但中国没那么干,只专注经济,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90%以上去中国,中国买油稳稳的,换来优惠价格和稳定供应,到2025年贸易额上百亿美元。可军事援助呢?零。中国外交强调中立,不介入中东冲突,伊朗求武器或部队,中国顶多说说和平对话,实际啥也没给。伊朗经济靠这些油钱买设备,但安全上还得自己扛。美国那边,也是一边反华,一边对盟友吝啬,贸易援助成施恩工具。印度想靠对抗中国换美国帮忙升级产业,2020年后边境增兵,参加美印军事演习,美国卖武器给印度,国防贸易到2025年超2000亿美元。但印度买俄油,美国不高兴,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先加25%关税,说是“互惠”,8月7日生效,针对印度出口的钢铁和汽车。接着又加25%,总50%,因为印度没完全断俄油。印度出口到美国87亿美元货物,一下子成本涨,制造业受打击。美国嘴上说战略伙伴,实际援助捆绑市场开放,印度得降关税换豁免。印度企业算账,供应链乱套,只能小修小补。两国都清醒,小国想钻空子难。中国不结盟,伊朗反美姿态换来油贸优惠,美国反华旗号下,印度对抗中国换来高关税和施压。2025年下半年,中伊关系继续经济导向,中国买伊朗油保持高位,2024年出口超90%去中国,2025年贸易额稳超数百亿。中国投钱帮伊朗建管道和港口,伊朗用资金买民用设备,减油依赖,但军事上中国仍中立,不提供先进武器如导弹。伊朗在中东冲突中求中国调解,中国在联合国推和平决议,但不直接卷入。伊朗经济缓口气,但安全压力大。印度面对美国50%关税,转向中国缓和。2025年8月底,莫迪访华,签基础设施协议,建公路和数字项目,帮印度出口纺织和药。印度企业调供应链,避高关税路,边境巡逻减对抗。美印关系紧张,美国盟友网晃荡,华盛顿讨论调整援助,但印度战略自治,没全倒向美国。
为什么说不能让美国过早投降?说白了,美国投降的越迟,没准对中国的好处越多。

为什么说不能让美国过早投降?说白了,美国投降的越迟,没准对中国的好处越多。

为什么说不能让美国过早投降?说白了,美国投降的越迟,没准对中国的好处越多。中美贸易战从2018年起逐步升级,当时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土产业为由,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起初,美国针对钢铁和铝制品征收高税率,涉及金额数百亿美元。中国随之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实施反制措施。这场对抗源于美国长期积累的贸易逆差不满,中国出口强劲导致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关税壁垒能迫使中国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方面让步。实际进程显示,美国意图速战速决,但中国选择稳扎稳打,避免正面硬碰。贸易战拉开后,美国企业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消费者面临物价压力。中国则通过调整出口结构,逐步减少对美依赖。国际组织报告指出,这种持续摩擦虽带来短期损失,却刺激中国加速产业升级。贸易战初期,美国加征关税覆盖1300多种中国商品,总值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等回击,针对大豆和汽车等关键领域。2019年,关税范围扩大到2000亿美元商品,税率从10%升至25%。中国反制600亿美元美国产品。这导致美国农业出口锐减,农民库存积压。特朗普政府宣称政策保护就业,但国内通胀渐增,企业利润下滑。中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市场,越南等地订单激增。全球供应链重组,中国出口多元化,对欧盟和东盟顺差扩大。研究显示,贸易战使中国服务贸易增长15%,内需拉动更强。拖延让美国霸权消耗加速,盟友开始质疑其可靠性。中国通过时间换空间,强化科技自立。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投资增加数百亿美元。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署,美国暂停部分关税,中国承诺购买更多农产品。但核心分歧未解,关税未完全取消。疫情期间,美国豁免医疗设备关税,中国口罩出口增多。2025年特朗普重掌权力后,贸易战升级。2月,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总税率达30%。中国反击,加征美国能源商品10-15%关税,并对多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3月,美国关税升至20%,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10-15%。4月,美国实施全球对等关税,对中国额外加征34%,总税率54%。中国同步回击,将美国商品关税升至34%,后调整至84%。这种步步紧逼暴露美国经济脆弱性,GDP增长放缓1.5%。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拓展市场,顺差近万亿美元。贸易战拖延促使中国优化资源分配。高科技产业土地供给增加0.25%,制造业转向高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全球增长放缓0.3%,但中国通过出口转向受益。5月,中美谈判在日内瓦展开,达成临时协议,关税暂停90天。8月,协议延长,美方维持30%关税,中方10%。这避免了经济灾难,但长期和平未定。美国内部压力增大,制造业求援,农民抗议。企业转移基地需时,成本高企。中国服务贸易和数字经济强劲,对全球其他地区顺差扩大。研究指出,贸易战虽减缓中国GDP1%,却推动结构性改革。美国出口份额下降,中国进口来源多样化。持续对抗让中国积累优势。美国关税虽保护本土产业,却引发连锁反应。盟国如加拿大实施多边壁垒,但中国通过双边协议化解。2025年现状显示,双边贸易额锐减,美国对中国出口降幅更大。纽约股市波动,企业报告利润下滑。中国工厂升级自动化,工人技能提升。全球经济受影响,欧盟增长放缓0.5%。中国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影响力扩大。贸易战暴露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中国强化供应链地位。网友观点认为,对手激励发展动力。美国过去百年无匹敌者,导致幻境沉沦。现在,美国越折腾,老本透支越快。中国淡定应对,手里资源增多。
西班牙当地时间14号,中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展新一轮的关税谈判!14号当天,

西班牙当地时间14号,中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展新一轮的关税谈判!14号当天,

西班牙当地时间14号,中美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展新一轮的关税谈判!14号当天,两国代表团展开闭门会议,会议整整持续了6个小时,随后中方代表团先行离开。第1天的会议结束之后,双方没有任何的共同发言,也没有记者会,外界根本不知道这6个小时究竟谈成了什么样子。但是有西方记者随后拍到了贝森特的一些照片。美国财长眉头紧锁,全程没有任何的笑容,沉默寡言。由此可见,这场6个小时的谈判应该是很艰难,并不顺利。中美双方的代表很有可能连大方向都没有确定下来。双方的诉求分歧实在是过大。15号代表团进入第2天的谈判,估计有突破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心净猜测,很大可能中美之间的关税问题还是要继续拖延90天。谁都不能说服谁,谁都不能离开谁!中国的商品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的消费市场又急需中国的商品!谈不拢又打不赢,那就这样90天90天的搁置下去吧!唯一辛苦的就是咱们的谈判团队了,他们只能满世界的到处跑。大家猜猜下一个国家是哪里呢?法国巴黎还是德国柏林呢?就怕谈判团队把欧洲所有国家的首都全跑了一遍,到最后还是谈不出什么结果出来!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啊!
🌞美国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要求对购买俄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并逼迫G7国

🌞美国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要求对购买俄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并逼迫G7国

🌞美国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要求对购买俄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并逼迫G7国家一起参与!(参考资料:2025-09-12观察者网——好家伙!美国又逼G7:对华加税,最高100%)华盛顿最近在乌克兰问题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看似只是经济施压,实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这套策略不仅想把冲突的锅甩给别人,还在考验盟友们的队形,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强硬姿态背后,却藏着一丝它自己在关键技术上的焦虑。这轮施压玩法的核心,就是先讲好一个“中国决定论”的故事,特朗普政府的特使基思·凯洛格在基辅访问时,就把话挑明了:只要中国不帮忙,这场仗第二天就打不下去,他还给俄罗斯贴上“小老弟”的标签,暗示莫斯科已经离不开北京的支持。这种说法,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的国际冲突,简化成一个外部因素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美国向中国和印度挥舞50%到100%关税大棒的举动,就显得“师出有名”了,理由嘛,就是指责中印购买俄油,给俄罗斯“输血”。不过,这套剧本早就被中方戳穿了,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1月就系统性地驳斥过,直言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他的逻辑很简单:要是中国真提供了军援,乌克兰战场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而且,中国一直在派遣特使穿梭外交,谋求和平,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在给谁提供“政治掩护”。美国的“极限施压”大旗一挥,盟友圈里却是一片寂静,大家各有各的小算盘,欧洲的官员们心里门儿清,对中印这两个重量级贸易伙伴下狠手,等于是在自己身上割肉,而且对方的反击肯定不会手软。加拿大的处境就更微妙了,作为G7轮值主席国,它计划在9月12日召集财长视频会议讨论这事,但自己正忙着修复和印度的关系,还指望着加强对华经贸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这会儿跟风制裁,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欧盟那边更是头大,他们正努力跟印度谈贸易协定,美国的施压简直是来添乱的,更何况,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些国家还指着俄罗斯的管道石油过日子,之前就否决过更严厉的制裁,现在更不可能跟进了。所以,面对美国的催促,欧盟的回应很巧妙,他们提出可以加强对俄罗斯能源生产商的直接制裁,或者干脆把原定2027年停止进口俄能源的计划提前,这既给了美国面子,又保住了自己的核心利益,算是夹缝中求生存了。最有意思的反差来了,美国在一边用经济手段展现霸气,要求盟友牺牲利益的时候,另一边却在无人机技术这个具体领域,罕见地露出了“求人”的姿态。还是那位特使凯洛格,他毫不掩饰地夸赞乌克兰已经是无人机技术的世界领跑者,甚至直言美国已经“远远落后”,这种姿态,和他施压盟友时的强硬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施压者变成了合作的渴求者。这种渴求可不是嘴上说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宣布,跟美方达成了价值上百亿甚至三百亿美元的无人机销售协议,同时,乌克兰还和美国制造商签约,计划今年内联手生产数十万架无人机。泽连斯基在会议上公开感谢凯洛格的来访,开玩笑说这能帮他们抵御空袭,“多睡一会儿”,这句感谢的背后,恰恰说明了乌克兰无人机技术的战场价值,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对此如此上心。总的来看,华盛顿这套围绕乌克兰的策略,内部充满了矛盾,它想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动员盟友,却低估了现实利益的复杂,它在宏观上咄咄逼人,却在微观技术层面暴露了自身的焦虑。这盘棋最终怎么走,恐怕不只看对手如何出招,更要看它自己内部的这些矛盾如何收场。
谈可以,不让步!首轮长达六小时的会谈已经结束,但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我们要的

谈可以,不让步!首轮长达六小时的会谈已经结束,但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我们要的

谈可以,不让步!首轮长达六小时的会谈已经结束,但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我们要的,美国不想给,官方点评此次会谈——需要一个“诚”字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八点,第一轮会谈的强度就很大,足以证明双方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此次谈论的主题围绕三个点:关税、出口管制、TikTok而这几项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谈成的,所以这一次能不能有具体的成果还并不好说,但在正式会谈之前,美国这边的做法就已经在诚意上被打掉了一节。9月12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将23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商贸物流等领域。也就是说,问题还没开始谈,他们就率先生了事,很明显美国想谈,比任何人都想谈,但他要的东西很多,就是不愿意自己先让步。一边想要我们放开稀土出口,一边要求我们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且协助他们解决芬太/尼危机。可以看得出,老美这边要求一直显得有些无赖,稀土管控我们针对的不是他们,这个决定是我们对自身最基础的自我保护。另外两个要求,一个对我们的生意有点“多管闲事”,一个就是莫须有的帽子扣上。就这些要求,美国要不改变说法,怎么都很难进行谈下去,正常的分歧我们可以谈,但无理的要求我们满足不了。还有一点美国是要清楚的,对话从来都是双向过程,如果要谈就要拿出诚意,如果连最基础的这点都做不到,那就别想我们能够让一步了。
全世界都在看,谁先跪。中国没跪,还把桌子掀了。中美约在西班牙谈关税、TikTo

全世界都在看,谁先跪。中国没跪,还把桌子掀了。中美约在西班牙谈关税、TikTo

全世界都在看,谁先跪。中国没跪,还把桌子掀了。中美约在西班牙谈关税、TikTok。别的国家先让步,结果换来更高账单。法国街头火大,因为成本全被甩给普通人。中国这次把话挑明:要谈可以,先对等。不让步,不低头,照样把生意做稳。要谈可以,一定要平等谈判,要打我们奉陪到底。谈:全球最大市场与完整产业链是我们的坚实后盾,要打,我们有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坚实后盾,全世界都在看谁先怂,中国直接“掀桌”讲对等,这波操作够解气!美国想靠施压让中国让步?看看中国的底气:市场、产业链、用户全在手,缺了中国这块蛋糕,谁都不好过,这才是谈判的硬资本!中国坚持平等谈判,展现大国风范与底气。全球最大市场与完整产业链是我们的坚实后盾。为祖国强大点赞[赞]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要求相关方面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情况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要求相关方面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情况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要求相关方面以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华加征关税情况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近期,美方要求七国集团及北约以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征收50%-100%关税,以推动中方在结束俄乌冲突上发挥作用。请问商务部有何回应?答:中方一贯反对以所谓“涉俄”为由,对中国采取经贸限制措施。美方此次意图胁迫相关方面,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行径,严重违反中美两国元首通话共识,可能对全球贸易和产供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希望美方谨言慎行,与中方相向而行,继续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经贸分歧。同时,也希望相关方面坚持原则,与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世界贸易秩序和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商务部网站)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

特朗普其实一直都想逼着全世界跟中国脱钩,好让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唯一算错了一件事,就是这一件事可能让美国全盘皆输。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延续并强化了其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的对华政策。他试图推动欧盟27国对中国加征最高100%的关税,构建所谓的反华联盟。这一战略的表面理由是迫使中印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实则试图通过单边霸凌手段重新制定国际合作规则,将地缘政治矛盾强行注入全球经贸体系。然而特朗普政府严重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适应能力和韧性,在面临美国关税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对美出口确实有所下降,但整体经济并未崩溃。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跌33.1%,但中国出口总体仅小幅下降4.4%。这是因为中国成功实施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加强。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达9753亿美元,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特朗普也没有预见到盟友体系内部的抵抗,欧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德国、荷兰等秉持经贸务实主义的成员国坚决反对为美国利益牺牲自身经济。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更是直接否决了多项涉华对抗性提案,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尤为明显,从最初跟随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转变为重新评估并考虑取消这些关税。这种转变源于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考量,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反倾销税后,加拿大相关出口额大幅下滑,导致主要产区出现裁员潮。特朗普政府同样误判了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关键的是,美国约80%的原料药要靠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和印度。国防部报告也指出,在稀土方面中国拥有显著优势,如果供应中断,美国的高端武器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也是特朗普低估的关键因素,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万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这种内需驱动型增长模式使中国经济减少了对出口的依赖,增强了应对国际市场波动的能力。特朗普还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虽然理论上美国可以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但现实是重建供应链需要花费10到30年时间。越南、印度等国家虽然承接了部分订单,但在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产业链配套等方面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即使像苹果、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也公开表示,转移产能成本高昂且工艺标准难以达标。特朗普的脱钩战略最终可能加速全球贸易体系的多极化进程,美元霸权受到挑战,新兴国家组建本币结算机制,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兴产业上的全球主导地位日益巩固。特朗普的脱钩战略不仅未能让中国经济崩溃,反而可能加速美国自身影响力的衰退,这一误判可能成为其政治遗产中最大的败笔之一。参考资料:周口融媒《PingPong外贸收款:中国外贸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