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7岁老人因不交房租在法庭上被羞辱,含泪怒吼:我曾歼灭10万日军

1993年夏末,台湾一间不大的法庭里,一场特殊的审判正在上演。被告席上,一位满头白发、脊背挺直的老人面对法官的责问羞辱,

1993年夏末,台湾一间不大的法庭里,一场特殊的审判正在上演。

被告席上,一位满头白发、脊背挺直的老人面对法官的责问羞辱,久久沉默。

片刻后,他忽然眼含热泪、声音颤抖却铿锵有力地说出一句话:

“我曾歼灭十万日军!”

一句话,让全场哗然,这位老人是谁?为何曾歼灭10万日军的他沦落至此?

法庭怒吼

1993年8月21日,台北法院某间法庭,正在审判一桩房租纠纷案件。

被告席上的老人没有律师陪同,也没有家人搀扶,只是一人独自来应对这场官司。

法官的表情冷淡而疏离,他翻阅着文件,声音冷硬地问道:

“你知道你已经拖欠了三个月的房租吗?”

老人微微点头,身旁旁听席上窃窃私语声渐起,有人窃笑,有人摇头,有人不耐烦地看表。

“你为何不交租金?”法官的语气愈发严厉。

老人缓缓抬起头,看着法官,声音颤抖着说道:

“因为我……已经付不起了。”

法官皱眉:“你为何不提前申请?为何不搬走?你知法犯法,该当何罪?”

话音刚落,一道低沉却激昂的怒吼猛然划破沉寂的空气,如雷贯耳——

“我曾歼灭十万日军!”

全场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在那一瞬间都聚焦在老人身上,有人悄悄低声议论:

“他说什么?十万日军?”

老人挺起了胸膛,眼里噙着泪光,再次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

“你们,可知我是谁?”

法官愣了一下,翻动文件的手微微一滞,观众席上,有人终于认出了这个名字,低声道:

“那是……薛岳将军?”

一阵低语传来,记者们飞快地掏出笔和本子,闪光灯开始跳动,原本毫无关注度的庭审,突然成了焦点。

媒体次日头版写道:

“抗战老将薛岳,被台湾银行告上法庭,只因拖欠房租三个月。”

消息传出后,舆论哗然,这一天,一个沉睡已久的名字重新唤起人们的记忆——薛岳,中国抗战史上歼敌最多的国军将领。

三战长沙

1939年秋,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三个年头,日本陆军部下达密令:

“三个月内攻占长沙,以图南下全胜。”

他们将长沙视为进攻中国南部的桥头堡,更将此战,定为“吞并全中国”的决定性一役。

而迎战这场恶战的,正是薛岳,当时,长沙一带的国军兵力不过18万人,而日军却调集了超过10万人的正规部队,还配备百余架飞机、重炮、坦克。

敌我力量悬殊,形势紧迫,但面对蒋介石“可考虑放弃长沙”的暗示,薛岳却斩钉截铁地回答:

“将已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此战如若失守湖南,国家将无立锥之地。”

薛岳利用湘北复杂地形与山川天然屏障,安排部队假意溃败、节节撤退,引诱日军深入长沙外围,再突然从左右两翼发起围剿,让敌军陷入瓮中,不得脱身。

他命令部队炸毁铁路、公路,阻断敌人后援;又派情报小组潜入敌后,扰乱补给线。

1939年9月17日,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大举南下,步步紧逼,而薛岳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前线部队先以顽强抵抗拖延敌军进攻节奏,再按计划装作不敌溃退。

日军果然上当,误以为长沙已失守,疯狂追击,却不知,这一切都是薛岳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请君入瓮”。

10月初,敌军大部深入长沙外围山区,士兵们行军疲惫、通讯脱节、补给断裂,却仍不觉异样。

直到天亮的一刻,四面山头忽然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埋伏的国军如猛虎下山,一举将敌军包围于山谷中。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三日,最终,日军被迫后撤,伤亡惨重,薛岳带领的第九战区部队取得辉煌胜利,歼敌四万余人。

这是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上,极为罕见的一次大捷,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士气。

两年后,1941年9月,日军为一雪前耻,调集12万兵力,再次发起对长沙的猛攻。

薛岳预感到日军必不甘失败,早已下令重建战区防线,修复伏击点,整合游击兵力。

这一次,日军吸取教训,改变了战法,他们抓来大量劳工,秘密修建通往长沙的补给线,甚至配备流动兵站以保障后勤。

但薛岳早已识破,他故技重施,再一次假装溃不成军,迷惑了日军,当日军推进至汨罗江一线时,前方探子传回的信息是:

“国军防线已动摇,长沙空虚。”

于是日军主力部队迅速调转方向,企图以闪击战速战速决,不料刚入长沙外围,国军突起反攻。

薛岳亲临前线,指挥千人部队穿插包抄,日军被围困在沼泽地带,进退不得,一个月后,敌军再次败退,损失1.7万人。

战事至此,本应有所收敛,但日军仍不死心,1941年12月19日,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彼时的薛岳已调动多次,兵力日渐紧张,他将部队化整为零,以小股抵抗和巷战战术对敌。

敌人一度攻入长沙城区,薛岳当即下达死命令:

“全军巷战死守长沙,重伤不退,一寸不让!”

最终,靠着一批又一批不怕死的将士浴血奋战,在岳麓山、橘子洲一带形成天然防线,成功将日军围困于城市中央。

随后一举出击,将敌军击溃,歼敌5.69万人,彻底挫败了日军的“长沙战略”。

三次长沙会战,敌人投入数十万人兵力,最终铩羽而归,日军司令冈村宁次私下感慨:

“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此时谁也不曾想到,这位在三次长沙会战中歼敌10万人的薛岳将军,会在97岁时因为交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

落魄晚年

1970年代,台湾逐渐进入现代化,街头巷尾的水泥楼房取代了旧时砖瓦屋,工厂的烟囱拔地而起,高楼耸立。

而在台北市郊的一处不起眼老社区内,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独自生活,身穿洗得泛白的旧式西装,出门拄着一根竹制拐杖,步伐缓慢却依旧挺直。

他就是薛岳,那个曾在长沙血战三场,令日军魂飞魄散的“战神”。

那个年代,台湾的政治中心早已不属于他,蒋介石晚年对非黄埔嫡系将领愈发疏离,曾与他政见不同、风格不合的薛岳,逐渐被冷落。

原本分配给他的将军级待遇逐年缩减,最后干脆“因财政压力”名义取消了生活补助,连退休金都一度被拖欠。

他的房屋产权也不再属于他,每月需缴纳固定租金,一位曾在抗战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晚年却要靠儿孙接济与朋友救济维持生计。

他不愿向人开口,也不愿接受同袍“老同学会”定期寄来的补贴,认为那是“施舍”。

朋友来访时,他依旧谈笑风生,从不诉苦,但邻居们都知道,这位老将军日子过得紧巴巴,每次缴房租时总是拖到最后几天。

直到那封法院传票寄来,薛岳才意识到,自己连最后的容身之处也被逼至绝境。

原来房屋归属单位早已变更为台湾银行名下,而银行方面不再承认旧时“战功住房”优惠政策,视其为普通住户,要求其全额补缴“欠租”与“滞纳金”。

三个月未交后,银行依法提起诉讼,申请法院强制驱逐程序,于是,便有了1993年那场震动台湾的“老将军欠租案”。

那天早晨,薛岳没有通知任何家人,也没有请人陪同,只身一人打车去了法庭。

新闻见报后,舆论哗然,《联合报》、《自由时报》、《中国时报》头版纷纷刊登:

“长沙之虎,晚年遭逐”、

“昔日将军,今为房租怒吼”。

上百封读者来信涌入报社,不少市民自发到台湾银行抗议,甚至有老兵集体前往薛岳住处鞠躬敬礼。

有人捐款,有人提议为他建“老兵纪念馆”,有人联系军方要求恢复将军待遇。

但薛岳一概谢绝,他在媒体前淡然地说:

“我是将军,不是乞丐。”

台湾“退辅会”在巨大舆论压力下,被迫恢复了他的补贴待遇,并为其安排搬迁至“荣民之家”。

但薛岳最终没有离开那栋老楼,他坚持“人不能被赶出去,也不能靠施舍活着”。

于是,官司继续打,但在持续三年后,他还是败诉了,那一年冬天,他因长期营养不良和旧伤复发住进台北荣总医院。

1998年5月3日凌晨,薛岳因器官衰竭病逝,享年102岁,他去世的那天,台湾各大媒体罕见地统一口径,齐呼:

“民族脊梁,长眠不朽。”

在他遗体送往二殡途中,曾有人发现,他生前住处的阳台上,还放着那张旧藤椅,只是已经积满尘灰。

椅背上挂着一顶褪色的军帽,帽檐朝着北方,望向长沙的方向,或许那是他心底真正的归处。

评论列表

大天使塞斯
大天使塞斯 20
2025-05-01 16:27
在大陆待遇多好,非得跟着秃子跑
卡卡从此
卡卡从此 19
2025-05-01 23:25
看得流泪看的心疼。
青年宊级手
青年宊级手 9
2025-05-02 13:01
英雄落难,台毒横行!
用户49xxx42
用户49xxx42 7
2025-05-02 00:01
跟着蒋光头跑的没几个有好下场,还不如留在大陆去功德林呢,杜聿明都把肺结核治好了
乐天张zz
乐天张zz 6
2025-05-02 19:54
当时在台湾各单位看大门的,许多人都是中将军衔。
赵澧滨
赵澧滨 6
2025-05-02 11:34
祖国不应忘记!
叶子
叶子 3
2025-05-02 11:45
一代抗日将领,薛老将军晚年太凄惨了。他们为中华民族牺牲的太多了。
看人是看人有没有好品
看人是看人有没有好品 1
2025-05-02 08:32
英雄国之栋梁
缘定
缘定 1
2025-05-02 20:24
这老小子当年在海南岛搞伯陵防线时很牛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