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黄金这两年突然变成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渣男"。几年前还老老实实,定期在年底给你个"储蓄机会",结果突然某天就变了脸,一涨不回头。以前每年都习惯年底结余就买点实物黄金当理财储备着的习惯,这两年收入不稳定就没关心,结果24年以来看到黄金这样的涨幅,心想着等回调一些再买一些当投资了,结果就看到这渣男一去不回头。
特别是2024年以来,这"渣男"彻底放飞自我,涨幅惊人到让人不敢相认。2024年全年伦敦金现货累计上涨27%,创2010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而进入2025年,金价更是疯涨,COMEX黄金期货一度突破3500美元/盎司,国内金店足金饰品价格飙升至每克1080元以上。涨的中国大妈们都没消费能力了,每年春节都是黄金消费的黄金期,25年春节我特地去城隍庙看了下,明显人少很多,感觉只有结婚的刚需还在买,但现在结婚的人也少了,比起过往菜市场一样的热闹还是冷清了很多,估计不是大家不想买,而是近1000元每克的黄金,实在感觉是买不起,这“渣男” 是真碰不得了。
但投资市场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神话,最怕的就是你终于下定决心接受他,结果他一转身就开始跌给你看。让我们翻开黄金的"情史",看看这位"渣男"过去的套路,或许能对当前的疯狂行情有所启示。


这一波黄金为何突然“变心”
黄金一直是投资的老实人感觉,买进去都是稳稳的幸福,不会暴涨也不会暴跌的感觉,买都买了就放着呗的踏实感觉。但是2024年初,黄金还像个"老实人",在2500美元/盎司附近徘徊,但到了年底,它突然"变心",一路狂飙。2025年4月,国际金价更是创下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这波行情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是全球央行集体买入,2024年全球央行净买入黄金1045吨,创历史纪录,中国央行更是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7300万盎司。各国央行疯狂囤金,主要是为了对冲美元信用风险,毕竟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从2015年的66%降至57.4%。背后的原因是美联储降息预期,2024年底,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降息,甚至预测全年降息幅度达90个基点。黄金作为"无息资产",利率下降让它突然变得有吸引力。爆发点还是地缘政治风险频发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紧张、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都让投资者纷纷投入黄金这个"避险暖男"的怀抱。后续美元如果持续走弱,例如现在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创21个月新低,美元疲软让以美元计价的黄金显得更便宜,进一步推高需求。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黄金会一直涨下去时,4月23日,金价突然"翻脸",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3500美元暴跌至3313美元,单日跌幅近200美元。这就像"渣男"突然冷暴力,让人措手不及。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回看历史,黄金这位"渣男"的套路其实有迹可循。它每次疯狂上涨后,总会迎来一段"冷静期",让最后入场的人高位站岗。所以非必要一定不要脑子一热去追高。我们搜索栏一下黄金的一次渣男期行为。
第一次是1970年代,黄金的第一次"热恋"与"分手"
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金价从35美元/盎司起步,到1980年1月飙升至850美元/盎司,十年涨幅高达24倍。那段时间和现在如出一辙:高通胀、美元信用危机、地缘冲突(苏联入侵阿富汗)共同推高了金价。
但"热恋"过后总是"冷静"。1980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暴力加息至20%,美元指数大涨50%,黄金作为无息资产瞬间失去吸引力。到1982年,金价已回落至30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60%。这一跌就是20年,直到2000年代初才重新上涨。
第二次是 2008-2011年,金融危机后的"短暂甜蜜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黄金先跌后涨。2008年3月,金价一度跌破700美元,但随着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QE),金价一路狂飙,2011年9月达到1920美元的历史新高。
但好景不长,2013年美联储释放"缩减QE"信号,金价单日暴跌9%,全年跌幅28%。随后几年,金价一路阴跌,到2015年底跌至1040美元,跌幅46%。那些在2011年追高的人,等了近9年才解套(2020年金价才重回1920美元以上)。
第三次是2020年:疫情初期的"闪崩"与报复性反弹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市场恐慌,投资者抛售黄金换取现金,金价一周内从1700美元跌至1450美元。但美联储迅速放水救市,金价在5个月内反弹并突破2000美元,创下新高。
这一波行情和2025年4月的暴跌很像——都是短期流动性危机导致的急跌,但长期看,黄金仍受央行购金、美元信用弱化等结构性因素支撑。
面对如此黄金"渣男",还能相信它吗?
2025年的黄金市场,像极了1970年代和2011年的结合体既有通胀担忧、美元信用危机,又有央行疯狂购金、地缘政治风险。但历史告诉我们,黄金的"深情"从来不会持续太久,每次疯狂上涨后,总会有个"冷静期"等着那些最后入场的"痴心人"。

那么,现在还能买黄金吗?
只能说如果长期看,黄金还是持续上涨的品种,无非和通货膨胀比就是了,例如全球央行购金、去美元化趋势仍在,黄金仍有支撑。高盛甚至预测2026年金价可能涨至4000美元/盎司。 但黄金适合定投,别一次性重仓,避免买在短期高点。此外千万不要ALL IN特别是上杠杆,不然现在风险很大。
黄金就像个反复无常的"渣男",它不会一直涨,但也不会一直跌。历史告诉我们,它最适合"长期关系"(定投、资产配置),而不是"短期热恋"(追高、杠杆)。如果你能接受它的忽冷忽热,它或许是个不错的"避险伴侣"。但如果你指望它永远热情似火,那最终受伤的可能还是你自己。(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