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叔(资深金融从业者)
2025年4月10日,上市机构长沙银行“千企万户大走访”县域金融专场在益阳市南县举行,在这次活动上正式发布了“长沙银行十二大县域产业金融”。
早在2016年该行就将县域金融作为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另三个是智慧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2022年则将县域金融确立为全行发展“一号工程”,从长期的坚持中可以感受到一家城商银行对于拓展县域金融市场这个“第二战场”的毅力与决心。
有毅力、有决心,就会有行动、有成效。今年4月下旬,由当地金融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联合通报的2024年全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评估结果中,长沙银行再次获得最高评定等级“优秀档”。野叔以历年的年报为依据,对其县域金融战略的新成效、新做法、新思路进行简要分析。

(附图1)
1 县域主业战果丰硕
第一,县域存款增长情况。2024年末,长沙银行各项存款余额7229.7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1.18亿元,同比增长9.73%;增速比全省本外币存款平均增速高3.7个百分点。
其中,县域存款余额2341.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6.0亿元,同比增长14.47%(近年详情见附图2);增速比全行存款平均增速高4.74个百分点,不过由于基数增大等原因而比前两年有所放缓。
从规模看,2024年末县域存款存量已经超过2015年末全行存款余额(数值为1969.8亿元);这意味着实施县域金融战略九年来,该行在存款业务领域已经再造了“一个长沙银行”。

(附图2)
第二,县域贷款增长情况。2024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5451.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67.18亿元,同比增长11.61%;增速比全省本外币贷款平均增速高4.4个百分点。
其中,县域贷款余额2013.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6.72亿元,县域贷款同比增长18.66%(近年详情见附图3);增速比全行贷款平均增速高7.05个百分点。
从规模看,2024年末该行县域贷款存量是2015年末的2.15倍;这就意味着在贷款业务领域,九年以来已经再造了“两个长沙银行”,同时也证明了当年战略方向选择的前瞻度高、正确性强。
从主业比重看,在存量上,该行县域存款和贷款的占比分别为32.39%和36.94%;在增量上,县域存贷的占比分别高达45.64%和59.21%。县域市场的成功拓展,成为推进长沙银行高质量发展更加重要的力量。
从主业份额看,2024年末该行省内存贷市场份额分别约8.7%和7.2%,均比2015年末提高3.4个百分点。在大行下沉等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其贷款市场份额还能这样提高,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是,2024年末长沙银行合并口径的票据贴现91.21亿元,占比只有1.67%,远低于中小银行的行业平均水平,这也就减少了“贴钱赚吆喝”的资产配置、保持了净息差的较高水平。

(附图3)
2 县域营销战术深化
第一,县域渠道全面覆盖。2022年,在提出县域金融“一号工程”当年之内,长沙银行的县域支行达到86个,县域覆盖率达到100%。同期,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点5900余个。
2024年末,该行县域机构覆盖率保持在100%(相关详情见附图4)。分支机构411家,比2015年末增加289个;其中长沙市之外的省内分支机构238个,比2015年末增加206个,相当数量的新物理网点增设到县域,包括县城之外的经济较发达的其他乡镇。
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该行于2023年开发上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湘村在线”,目前用户已经超过10万户;手机银行推出了乡村版。在线上产品方面,重点推动“湘农快贷”和“湘村快贷”县域专属产品,并创新将“湘农快贷”与“惠农担”进行成功嫁接;2024年末这两类贷款余额达到6.27亿元。

(附图4)
第二,县域客户明显增长。2024年末,长沙银行县域客户数量达到679.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4.54万户,同比增长8.73%。县域客户在全部(零售)客户中占比约36.84%(县域对公客户数量较小,相对于庞大的零售客户数量可以忽略,近年详情见附图5),占比相对上年末提高1.53个百分点。
关于客户数据还有两个值得一提。一是2024年末该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户数73626户,比上年末增加953户;户均贷款余额92.7万元。
二是年末全行信用卡累计发卡349.52万张,比上年末增加16.74万张,同比增长5.03%;卡均用信余额0.52万元。在同期金融机构信用卡(含借贷合一卡)张数同比下降5.14%的背景下,该行相对高出10.1个百分点的增速极为难得。这些新增信用卡客户中,预计有较大部分是县域客户。

(附图5)
3 县域配置战力强劲
第一,规划更向县域倾斜。目前,湖南省的县域经济占比55%(GDP),县域人口占比约70%,可以说“无县域,不金融”,本土银行想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有一定的县域市场。
在2022年出台《县域金融三年行动方案》基础上,2024年该行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和《长沙银行十年(2024—2033年)战略暨三年(2024—2026年)发展规划》。去年两个规划的三年中期部分,重点包括以“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特色鲜明、价值领先的现代生态银行”为愿景,以业务突破、能力提升、风险出清为重点方向,为县域金融提供战略引领、考核驱动、产品创新、风控保障的四维支撑格局。
其中,在该行2024-2026年全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中,包括“县域业务突围”工程。野叔的理解是,作为原来以城市市场为经营主战场的城商银行,这里的“突围”,对外是“突入”,对内是“突出”。
所谓“突入”,就是突破原来县域金融的几支主力所构建的护城河,进入其中且获得更多的县域市场份额。所谓“突出”,就是不断突破路径依赖,实现格局重构、能力重塑,走出自己县域金融差异化、专一化的转型新路。
第二,组织单列县域激励。2022年,该行总行和分行均设立县域金融部,对县域业务进行单独考核,以绩效导向提升一线“三农客户经理”的“战斗”主动性。
2022-2023年,该行连续两年举办多期“星火计划集训营”,对县域三农客户经理们进行业务培训,重点课程包括“农金站活动策划与营销场景创新演练”等。
目前,三农客户经理对于县域和乡村市场实施分层分类的网格化经营。2024年3月,长沙银行与泰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后者(短期)人才和经验,进一步优化了网格化营销。
在该行以员工为主要读者群的公众号“快乐长行人”上面,专门开辟了《我的县域日记》,分享交流一级员工在县域金融业务中的经验。其中,2025年4月22日《我的县域日记》中,介绍了该行首批网格化试点单位之一、湘潭分行的网格化发展“架构师”张经理,目前他们的团队管理网格13个,覆盖客户7.82万户;他们创新构建“五维拓源”机制,运用“关键人对接清单”突破了过去其他涉农银行机构建立了乡镇资源壁垒。
第三,高管多具县域经历。目前,长沙银行的行长曾任长沙县支行营业部副主任、副行长,监事长曾任宁乡县两个乡镇的书记,一名副行长曾任长沙县某中学老师、乡秘书,一名副行长曾任浏阳支行办公室主任,另一名2024年新任副行长曾在攸县某镇工作,此外还有一名独立董事曾任“中国种业”CEO,相对了解“三农”及其金融服务需求。
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关键;战略确定后,高管是关键。一群来自县里、乡里的高管们,肯定会比完全成长于城市市场的更懂农村金融、县域金融。
由此野叔联想到曾经现场交流过的几位浙江农信系统的资深高管,不多的人数中至少有两位最初的岗位只是村级代办站的站干,还不是乡信用社的正式员工;可能正是这样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成长为业务骨干、事业脊梁,才更有力地支撑起全系统长期以来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附图6)
野叔的结语
2025年一季度末,湖南省本外币存贷款分别同比增长7.4%和7.3%。同期,长沙银行存款余额7507.07亿元,比年初增加277.33亿元,同比增长10.98%;贷款余额5879.41亿元,比年初增加428.32亿元,同比增长12.56%;蛇年开门红期间其存贷增速分别比全省存款平均增速高3.6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其中肯定又少不了县域市场、三农经理的贡献。
2025年,长沙银行已经明确将持续推进县域金融“一号工程”,实现“雁阵突围”,即培育一批市场份额达到10%的先进县域支行,使之成为领航头雁、带动群雁齐飞,形成县城金融市场雁形模式。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野叔认为,实际在存贷主业市场,既有伐交和伐兵,也有攻地与攻城;但是所有攻伐,肯定都以攻心为上、伐谋为先。长沙银行的县域金融战略之谋,至今已经九年有余,可能正当渐入佳境、渐有大获的时期。(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