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独大果然不是好事,天底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为重。中国这边刚刚回退美国3架波音飞机,欧洲这边就发话,中国的C919大飞机很好,但要拿到欧洲联盟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证,还需要3到6年的时间。
4月28日,EASA的执行主任弗罗伊恩·圭尔梅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EASA已经正式通知了中国方面,C919不可能在今年获得适航认证。而EASA的计划是将在未来3到6年的时间内,完成对C919的适航认证。
罗伊恩·圭尔梅表示,对飞机的认证过程很复杂,这包括对飞机的设计和零部件进行验证,还需要对飞机进行试飞。
在表示C919不可能在今年获得适航认证之后,罗伊恩·圭尔梅还不忘给商飞画大饼:中国商飞为了取得认证,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精力和技术实力,相信商飞一定会成功取得适航证。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EASA的适航专家已经来中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并完成了实地检查,但还需要补充极端天气测试数据。
看来,中国商飞的C919要想在需要获得EASA认证要求的国家和航司执飞,最快也得是3年以后的事情了。如果EASA工作效率低一点,或者再夹杂一些其他因素,那么取得适航证就得6年以后了。
这对原本希望今年就拿到EASA适航证,进而大力开拓国际大飞机市场的中国商飞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
本来,许多国家的航空租赁公司和航司对C919在今年拿到EASA的适航证是抱有希望的,他们也要求在拿到EASA的适航证以后才会考虑给中国商飞下单的。
现在EASA大大滞后了给予C919适航认证的时间,也让这些非中国航司感到无奈。
C919早在2022年就获得了中国国内的安全认证,从2023年开始在国内航线运行之后,至今已飞行超过3000架次,运送旅客高达42万人次,而且市场反应良好,旅客好评率很高。不论是舒适性还是安全性能,不亚于空客的320和波音的737单通道支线飞机。
目前来说,虽然没有拿到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但中国商飞已经和不少国家进行了单独的适航谈判,已经拿到了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新西兰以及东南亚的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认证。
就越南来说,是直接承认中国民航局CAAC认证的。
而欧洲这个时候宣布延迟C919的适航认证,显然是搅局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和美国因为关税之争,导致中国退回了3架已经交付的波音客机。
如果波音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而C919又暂时拿不到EASA的适航证,那么唯一的得利者,自然就是空客了。
这样的话,EASA的举动,实际上也就是欧洲的选择,相当于既挤兑了波音,也借机打压了C919扩张的进程,一举两得的好事,欧洲是想全拿到手的。
想一想,面对特朗普对等关税的时候,如果不是中国站出来力抗,欧洲哪能获得90天的暂时豁免?
现在因为关税问题导致中国的公司不愿意继续接收波音的客机,本来对C919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但欧洲这样一搞,就等于是背刺了一下中国。
我们在前面冲锋陷阵为欧洲遮风挡雨,欧洲却这样对待我们,这让谁也意难平吧?
怪不得,有人说欧洲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现在看果然如此,就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几年内拿不到欧洲的适航证,那么C919也就只能暂时以飞国内航线为主了。国际上的,则只有那几个已经取得适航的国家可以飞一下。
中国的航空公司要想在国际航线上换新飞机,也就只有买空客的了。欧洲果然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大国之间的博弈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欧洲这边既然宣布延迟给C919适航证,中国完全可以让那3架已经返回美国的波音737Max客机再回到中国!
当然,这也需要中国和美国之间就关税问题进行灵活的谈判,前提自然是美国主动点,真诚点。
那就对欧洲也实行稀土管制,对其进行国防安全评估,需要3–6年时间。
延迟接收空客飞机,不给919飞机✈️适航证就来硬的
对等,冻结欧洲的试航证
趁着现在中国还采购空客飞机,我们也变通一下飞中国的飞机也要取得中国的认可
对不给适航证的国家,对等反制,也不给对方的飞机进入中国
为什么不多买自家的飞机?欧盟不给试航证,为什么不禁飞空客飞机?
我国为欧洲遮风挡雨?你没在说笑吗
禁止空客飞机进入中国市场
欧洲其实给不给适航证,现在影响根本不大。非洲,东南亚,南美,都能飞。目前919还不够飞的,
飞国内,不国内的班机换国产的,
为什么不多买自家的飞机?
波音回到中国?那是不可能的!关键是波音飞机的质量确实无法让中国接受!
决不能让波音从返中国。。
还想多骗的中国人的钱。
加拿大和澳洲都没有适航证。 万一出了问题还得赖这些国家 东南亚国家只有近距离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