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述了AI眼镜产业的发

2025年,AI眼镜产业已然成为科技领域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热度持续飙升,吸引了众多科技巨头的目光。小米、华为、OPPO、vivo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步伐,而苹果公司内部也已正式将AI眼镜项目“Atlas” 立项,足见AI眼镜产业的巨大潜力与吸引力。
小米作为科技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于3月24日推出了「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较原计划提前2周亮相,众筹价999元,展现出其在AI眼镜领域的积极推进态度。这款产品主打5mm超薄镜腿与12小时续航,集成了AI语音交互、场景识别、影像拍摄等功能,还支持接入大语言模型,剑指消费级AI终端市场。小米依托自身AI实验室以及金山办公WPS AI等内部资源,快速整合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边缘计算技术,并且与米家生态链深度绑定,AI 眼镜有望成为智能家居控制中枢。在研发过程中,歌尔股份深度参与,提供扬声器模组、光波导镜片等核心组件,占代工份额超60%。
华为也不甘落后,在4月16日正式推出新一代智能眼镜产品——华为智能眼镜 2钛空圆框光学镜,定价2299元。该产品搭载HarmonyOS 4系统与盘古AI大模型,采用β钛金属镜框,历经33道精密工序打磨,兼具轻盈与高强度特性。镜腿内置同向双振膜单元,支持不入耳开放式聆听,第二代逆声场设计降低漏音风险。接入盘古 AI 大模型后,眼镜可实时播报天气、日程、航班等信息,并支持点头接听、摇头拒接的头部操控,内置姿态传感器还能监测颈椎状态。
除了小米和华为,OPPO、vivo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AI眼镜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试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而苹果 “Atlas”项目,虽然具体细节尚未对外公布,但业内普遍认为,以苹果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一旦产品推出,必将对AI眼镜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
市场研究机构对AI眼镜产业的发展前景极为看好,预测在未来五年内,AI眼镜的出货量有望突破1亿台。这一乐观预测并非空穴来风,从当前的市场发展趋势来看,AI眼镜的应用场景正不断拓展至社交、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在社交领域,AI眼镜可以实现实时翻译、虚拟形象互动等功能,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让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和丰富;在教育领域,AI眼镜能够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虚拟实验、实地场景模拟等,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在医疗领域,医生可以借助AI眼镜进行远程会诊、手术导航等操作,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
随着众多科技巨头的加速布局以及市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眼镜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未来,AI眼镜有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迭代的压力、供应链竞争以及用户习惯的培养等。但无论如何,AI眼镜产业的热度在短期内仍将持续攀升,值得各界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