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医:脚上的“帝王穴”和手上的“救心丸”通了,心脏血管就通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哎呀,说到心脏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哎呀,说到心脏啊,那可真是“人身上的大将军”,一边掌舵血液的江河,一边还得管着全身的“水路运输”。

你别看它藏得深,跳得勤,它可不是铁打的,受不得半点委屈。可现实中呢?偏偏心脏最怕的,就是人自己不拿它当回事。

你看,有人吃饭狼吞虎咽,有人抽烟喝酒不离手,有人一上班就是一天坐着不动……心脏啊,早就气得“咚咚咚”敲警钟了,但人家根本听不见。

直到有一天,胸口一闷、气一短、手一捂——哎呀妈呀,才知道“心梗”不是别人家的事儿!

那今天咱就唠唠,脚上和手上的两个“宝贝地方”——一个叫“涌泉”,一个叫“劳宫”,它们一个是“帝王穴”,一个是“救心丸”,不夸张,通了这俩穴,心脏血管能舒坦不少。

一、脚底的“涌泉”:不是泉水,但能“活人”

“脚底有个泉,补肾又养心”,老话不是白说的。

涌泉穴在哪儿?脚掌心最凹的地方,往上一摸,有个软肉窝,就是它。为啥叫“涌泉”?因为它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像泉水一样往上涌生机。肾主藏精、肾主水,咱们身体的“电池”就靠它续命。

但你要是天天坐着不动,脚跟不落地,那涌泉穴就跟家里水龙头的闸门一样,死死关着,活力出不来。

这时候,心脏就得一个人拼命干活,血压上来了,血脂高了,冠心病、心衰都跟着溜进来了。

古人讲,“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属火,肾属水,水火调和,人才安稳。你一激动,一上火,肾水一不足,火就往上蹿,心跳加快、血压飙高,心脏就像锅里煮粥,咕嘟咕嘟地冒泡儿。

所以啊,养心,不能光靠吃药,更得养肾。而涌泉穴,就是这个“补肾救心”的开关。

二、手上的“劳宫”:不是宫殿,但能“救命”

咱再说说手上这个“劳宫穴”。

它在哪儿?把手握个拳,中指尖戳着的那块肉心,就是它。这个地方,是心经的常驻地,也叫“百病从心起,救命从宫出”。

你别看它不起眼,真要是有人心脏急救,医生和老中医都会告诉你——“按劳宫、掐人中、拍膻中”,这是民间三招急救法。劳宫穴一按,能立马让心神“回宫”。

你试试,情绪烦躁、心跳快、气短、出冷汗的时候,按一按劳宫穴,不是玄学,是调节自主神经,缓解交感系统过度兴奋,让你那颗“炸毛”的心,慢慢地安静下来。

三、“一头一尾”,保心脏的“南北大将”

你看,脚上的涌泉是“北门守将”,手上的劳宫是“南门卫兵”,一个守住根本,一个调节情绪。咱们平时要是会用这俩穴,哪怕不吃药不打针,心脏也能舒服不少。

老中医常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咱们心血管病,很多就是“淤”出来的。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三高一来,血管就像老化的水管子,里面堆满“水垢”。

但你要是每天泡泡脚、搓搓脚心、推推劳宫,不就是在帮心脏“掏水管”嘛!捋顺了经络,唤醒了气血,心脏也就不那么累了。

四、别被“误区”带沟里:不疼就等于没事?

有些人说,“我心口不疼,应该没事。”这就是大误区!

心脏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来时悄无声息”。有些人,连胸口都不闷,结果一查,哎呀,三根冠状动脉已经堵了两根半!

还有人说,“我走两步就喘,是不是肺不好?”其实很多时候,是心脏供血不足,肺跟着“替罪羊”。心肺是一对搭档,心脏不给力,肺功能再好也白搭。

所以,呼吸急促、胸闷、爱叹气、晚上心慌、睡觉做梦多,你以为是情绪问题?其实,很可能是心脏在“偷偷报警”。

五、最靠谱的“家庭疗法”:不是偏方,是日常修炼

别指望有哪个药能包治百病,“救心丸”是关键时刻用的,不是天天当糖吃的。

真正靠谱的,是你每天的用心养护:

· 每天泡脚20分钟,水温不烫,微出汗最好,搓搓脚心涌泉穴;

· 每天按压劳宫穴2-3次,每次2分钟,尤其是情绪波动大或压力大的人;

· 饭后散步,动动脚趾头、握握拳头,别让血管“冬眠”;

· 少吃油腻,多吃粗粮,控制三高是前提;

· 保持情绪平稳,别一生气就气出个高血压来。

这些方法不花钱,不伤身,还能长命百岁。

六、多学点“冷知识”,别让老观念害了命

你知道吗?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已超过3.3亿人,其中冠心病患者超过1100万,而且女性心脏病死亡率已经悄悄超过男性。

很多人以为,“我年轻,不怕心脏病”,但数据显示,现在35岁以下的心梗患者占比已超过10%,而且多数都有熬夜、饮食不规律、情绪压抑等问题。

心脏病早就不是“老年病”的专利了,它也盯上了年轻人,尤其是“看起来很健康”的那批人。

七、从中医走向现代科学:让传统智慧成为现代力量

你可能会问:这劳宫、涌泉,真有那么神?

不是迷信,是科学也在验证。现代研究发现:

· 刺激涌泉穴,有助于调节血压、改善心率变异性(衡量心脏调节能力的指标);

· 劳宫穴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缓解焦虑、降低心率、改善急性心绞痛状态。

这些研究,不是神话,而是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联姻。

八、说到底:养心不是一朝一夕,是点滴积累

别等心脏“撂挑子”了才想起它的好。身体是借的,用的时候别太狠,养的时候别太懒。

你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能不能分出10分钟来按按劳宫、搓搓脚心?你每天吃三顿饭,能不能把油盐糖稍微减一点?

心脏是个“脾气好”的人,你给它喘口气,它能陪你走一辈子。

参考文献:

[1]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6): 525-538.

[2]王琼, 张真, 张宁, 等. 按摩涌泉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21, 27(12): 93-96.

[3]姚晓燕, 李俊, 赵婧, 等. 劳宫穴刺激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心率及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9): 1603-160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