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托儿所所长上街买菜,听到菜贩口音后大惊:是那个刽子手

在1950年的一天,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意外在市场上发现了一张熟悉而令人恐惧的面孔。面前的菜贩,竟是昔日的监狱看守长

在1950年的一天,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意外在市场上发现了一张熟悉而令人恐惧的面孔。面前的菜贩,竟是昔日的监狱看守长徐贵林,一个她曾誓言终生不忘的恶魔。叶兰英的一通电话随即掀起了重庆公安的风暴,但这个伪装成菜贩的男人真的是那位残忍的徐贵林吗?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919年徐贵林出生在河南安阳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父母双亡,靠乡亲接济度日。这样的童年使他性格形成了一种防御性的尖锐和深藏不露的野心。长大后,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哪怕付出任何代价。

徐贵林到了20岁就加入国民党的学兵团。在军中他以残忍和狡诈立足,很快就显露出头角。为了避免前线的生死危险,他巧妙地获得了伤兵身份,从而留在了后方。此后他主动加入了军统,成为了一个高级特务,其行为愈发无法无天。

1940年,他被派往战略要地重庆,以第一警察队员的身份,他在城市中横行霸道,进行各种秘密和非法活动。作为望龙门特务队的“四大金刚”之一,徐贵林参与了对地下党员的残酷迫害。

1942年跟随戴笠转入巡查总队,其间,他凭借残酷的手段和戴笠的信任,迅速晋升为队副。二战胜利后,他被安排到臭名昭著的白公馆担任看守,负责看管和审讯包括共产党员和其他政治异见人士在内的多种囚犯。

在白公馆任职期间,徐贵林亲自参与了多起对抗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重要审讯,还直接执行了包括罗世文和车耀先等多名革命志士的处决。在1947年的动荡岁月中,龙光章等革命者在新四军的帮助下,勉强逃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紧追不舍。

尽管多次躲避,龙光章和同伴们最终还是未能逃出命运的囚笼,被国民党军队捕获并关押在了阴冷的渣涬洞看守所。尽管身体已多处受伤,他们仍未能逃脱徐贵林等人的残酷折磨。几个月的折磨后,龙光章终于在极限中崩溃,命丧此地。

1949年4月,随着渡江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解放之光似乎已在眼前,但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却下令对渣涬洞中的革命志士进行残忍的报复性屠杀,这一切仅仅发生在解放前几天。许多共产党员原本以为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却没能等到那一天。

在1949年的晚秋,西南战区局势仍未完全稳定,国民党残余势力顽强抵抗,他们认定形势不利,决心在绝望中进行最后的狂暴。11月14日,徐贵林冷血地下令处决包括江竹筠、李青林在内的几位中共党员和革命者。

两周后的11月27日,徐贵林更是亲率手下特务,在监狱内对尚未处决的共产党员进行了血腥清洗,以防任何可能的幸存者报复,他手持卡宾枪在各个牢房间逐一扫射,随后指令放火烧毁证据。

在这场突发的屠杀中,33名囚犯设法冲破火海逃出,徐贵林见状毫不犹豫地用卡宾枪进行射击,一瞬间18人倒在血泊之中,幸运的是另外15人在推倒围墙后成功逃离了这场人间地狱。

随着解放军的迅速推进,徐贵林得知重庆即将解放的消息,意识到继续抵抗已无可能。面对即将到来的解放军,满手血腥的徐贵林深知,一旦被捕,必将命丧黄泉。因此他与狱中的同伴商议决定,既然死路一条,不如逃往山中,加入游击队与敌军进行抗争,或许还能够找到生机。

于是在徐贵林的带领下,他们一行人乘坐着载满物资的大卡车,向着广安华蓥山急驰而去。山区地形复杂,理想用于藏身。然而途中他们听闻华蓥山已被解放军占领的消息,这让他们如坠冰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江竹筠和家人照片

在犹豫之际,徐贵林突然想起附近还有胡宗南的残部。他们立即改变路线,转而前往胡宗南的驻地寻求庇护。然而不久,这支部队也被解放军包围并迅速被俘。根据解放军对俘虏的优待政策,那些愿意投降的可以选择留下,反之则给予适当的路费自行离开。许多国民党士兵实际上是被迫参军的普通百姓,所以他们中的不少人选择了投降。

徐贵林在被俘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混入了普通士兵中。在接受了路费之后,他迅速离开,选择躲藏,深知一旦身份暴露,必将无路可逃。彻庘明白国民党已彻底崩溃的徐贵林,不再四处逃亡,而是选择隐匿到位于重庆郊外的岳父家中。在这里除了岳父家人外无人认识他,徐贵林暂时享受了短暂的安稳。

这里偏僻安静,当地人对他的真实身份毫不知情。与此同时我党成立了专门的追捕小组,誓要将这些残忍的杀手绳之以法。徐贵林作为被通缉的头号罪犯,他的行踪成了追捕的重点。

调查小组首先前往他在河南安阳的老家进行搜查。经过几日的调查,证实徐贵林并未返回老家。而从重庆到安阳的道路上布满了解放军的哨卡,徐贵林不太可能冒险回到老家。

这时追捕小组的调查陷入了僵局。由于缺乏徐贵林的照片,他们无法向公众发布通缉令。看似这名罪犯可能就此逃脱法网,徐贵林在岳父家躲藏一段时间后,开始变得鲁莽。他决定以卖菜为生,每天挑着一筐新鲜蔬菜在街上叫卖。这段日子他开始享受这种平凡生活的宁静。

在1950年春季重庆市刚刚摆脱了战火的洗礼,尽管战争的痕迹尚未完全消散,但市井生活已逐渐回归平静。市场上人声鼎沸,繁荣景象依旧可见。叶兰英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市场买菜。那天市场特别热闹,好的蔬菜很快就被挑选一空。

叶兰英不满于摊前的剩菜,遂继续深入市场的内部。她发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还有一个无人问津的摊位。那里的蔬菜还颇为新鲜,她高兴地加快了步伐。接近摊位的一刹那,她感到了一种莫名的不安。

面前的菜农身材魁梧,与大多数饱经风霜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当她询问价格时,菜农的口音透露出他来自河南,这让警觉的叶兰英开始打量对方。菜农低着头,戴着一顶不合季节的大草帽,使得叶兰英难以看清他的面容。

为了试探叶兰英故意提出较低的价格,与菜农展开了争执。争吵中菜农突然失去耐心,激烈地站起身来,眼神狠戾地盯着叶兰英,粗暴地命令她离开。他的动作向后一伸,似乎要从腰间拿出什么东西。

渣滓洞旧址

这一举动令叶兰英后退几步,恐惧中她却清晰地看到了菜农的脸庞。那一刻她认出了这人:他是著名的国民党军统特务,徐贵林因其残暴不仁而被称作“猫头鹰”。在重庆解放之前,徐贵林曾策划参与了恶名昭彰的1127大屠杀,这是一个让重庆人民痛心疾首的悲剧。

叶兰英曾在那屠杀的夜晚,偶然见过徐贵林在火光中的阴险面孔,那恶毒的眼神至今仍深刻刻在她的记忆中。她立刻意识到自己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必须尽快离开并报告有关部门,揭露这个战犯的藏身之处。

得知可能发现徐贵林的消息后,警方并没有急于行动。他们担心贸然行动可能导致潜在的危险,因为徐贵林身材高大,且武艺高强,还可能携带武器。为此警方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几天的秘密跟踪,最终确认了他的身份和住处。

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徐贵林如往常一样摆摊卖菜。当他正忙于称重时,突然感到背后一股强大的力量推他跌倒,随后几名便衣警察迅速将他制服并捆绑起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抓捕,徐贵林试图再次以假名混淆视听,大声辩称自己只是个菜贩。但警方队员断然拒绝了他的抗辩,坚称他就是逃犯徐贵林。公安人员却不为其说辞所动,迅速前往他岳父家进行彻底搜查。令人不意的是他们在一个隐蔽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张身份证,编号3407,姓名显示为徐天德。这份证件显然是他的逃脱工具之一。

徐贵林曾幻想通过否认自己的真实身份来逃避法律的制裁,但历史的事实和他的罪行是不可能被简单否认所抹去的。公安人员为了进一步确证徐贵林的罪行,并逼迫他坦白,安排了一场面对面的对峙,让大屠杀的幸存者亲自来识别这位凶手。

警局内紧张而庄严的气氛中,幸存者们纷纷指认徐贵林:“那个男人就是徐贵林,是他亲手射杀了我们许多无辜的同志!”“记得那天,火光中的他冷酷地开枪,边杀边嘲讽我们的信仰,那一幕我永生难忘。”

随着幸存者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证言,徐贵林的脸色从傲慢逐渐转为惨白,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是那个屠杀无数革命者的国民党特务。

1950年5月18日,重庆市中心,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战士们聚集于解放碑前,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在一场公开的群众审判中,徐贵林对他的罪行无处遁形。最终,他被判处死刑,执行于当天。

正义虽然来得迟些,但从未缺席。徐贵林一生的罪行终于在人民的审判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用生命的代价偿还了他对无数革命烈士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