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大早,毛主席离开了我们。
那时候,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伤心得哭出了声,其中有个工作人员,眼里含着泪,朝中央领导提出了一个请求。
这个愿望挺朴素的,就是想再给毛主席理最后一次发。提出这个请求的,是一直陪在毛主席身旁多年的周福明。
周福明能有机会到毛主席身旁工作,完全是碰上个好时机。
1959年那会儿,23岁的周福明在杭州已经挺出名了。在杭州市举办的一次表彰会上,专门奖励那些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他因为在理发这行干得出色,被评上了“青年榜样”。
周福明压根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奖,竟让他的人生轨迹全变了。
那年12月26号,周福明正忙着在店里招呼客人,突然有个人看起来像是领导,他从人群里挤到周福明面前,很认真地问他:“剪个头得多久啊?”
客人问起时,周福明凭着自己的老经验答道:“大概半小时就足够了。”
听完周福明的答复,对方直接说了,杭州饭店那边有位“外国朋友”要剪头发,想让周福明过去一趟,还让他带上自己的家伙什儿。
这个请求让周福明感觉挺纳闷,但他也没细想,很快就收拾妥当,跟着来人一块儿到了杭州饭店。
等他赶到杭州饭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要剪头发的那位“贵客”,竟然是毛主席。
知道要给毛主席理发,周福明心里又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他终于能见一见毛主席本人;忐忑的是,他怕自己在理发时出啥岔子。
不过,当他真的见到毛主席那一刻,心里的紧张劲儿居然消了不少。而且,他也弄明白了为啥会被选中来给毛主席剪头发。
说起来,12月26日那天是毛主席的诞辰。可巧的是,平时专门给毛主席理发的小钱师傅突然发起了高烧,实在没办法,只好赶紧给毛主席另找个理发师傅。
周福明在杭州理发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成了大家的首选。
见到毛主席那一刻,周福明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手都不知咋摆了。还是毛主席大方地先伸出手来,边笑边仔细瞅瞅周福明,问道:“你就是给我剪头发的那位小周师傅吧?”
听到毛主席的询问,周福明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但他还是赶紧平复了一下,伸手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他连忙说道:“主席,您好啊,我就是周福明,您叫我小周就行。”
可能毛主席察觉到了周福明的局促,所以,并没急着让他动手干活,而是先和周福明聊起了日常琐事。
毛主席一开始就问周福明叫啥名字,周福明回答说:“我叫周福明,周就是跟周总理一个姓,福就是福气的那个福,明就是代表未来一片光明的明。”
这个回答让毛主席非常高兴,他称赞道:“你的名字真不错,听起来就很有福,以后也肯定大有作为。”
聊着聊着,周福明原本紧张的情绪慢慢放松了下来。紧接着,他只用了大约20分钟,就完成了给毛主席剪发和修面的工作。他那娴熟的手艺,让毛主席感到特别满意。
走的时候,毛主席特地跟周福明讲:“小周,真是辛苦你了。”
给毛主席剪头发的那几天,周福明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久久不能平息。但他琢磨着,估摸着以后也没啥机会再见到毛主席了。毕竟,毛主席每天那么多大事要忙,哪还能记得自己这么个不起眼的小理发匠呢?
没过多久,在给毛主席又一次剪头发的时候,他忽然跟周福明说,想让周福明跟他一块儿回北京。
听到毛主席的提议,周福明立马爽快地说:“我完全同意,主席啥时候需要,我啥时候就能出发。”
1960年4月那会儿,周福明走进了中南海,接下了给毛主席专门理发的活儿。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有个爱好,那就是一有空就拿起书本或者报纸来看,就连理发的时候也不例外。
因此,每当周福明给毛主席剪头发时,毛主席总是手不释卷。他还特地跟周福明说:“你忙你的,我忙我的,咱俩各不相扰。”
周福明对毛主席的要求那可是尽心尽力地做到了最好。给毛主席理发时,他动作特别轻柔,尽可能减少动作幅度,生怕打搅到毛主席的思考。
这一点表现,使得毛主席对周福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然而,理发这活儿并不天天上门,因此周福明经常没啥事儿干。可他这人就是爱忙活,所以一有空儿,就往厨房里窜,搭把手。
不过,毛主席得知情况后,直接跟他说:“厨房里现在不缺人手,你还是到我身边来帮忙吧。”
到现在,周福明不光是毛主席的专属理发师,还成了他身边的保镖之一,负责照顾毛主席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为毛主席在打仗那会儿习惯了白天睡觉、晚上干活,所以周福明也就跟着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跟毛主席保持一致。
为了让毛主席日子过得更舒坦,爱琢磨事情的周福明,在中南海里开始捣鼓起新玩意儿来了。
有一次,他发现毛主席用的餐桌不太顺手,就自己动手量了量尺寸,然后找来个师傅,定做了一张新桌子。这样,毛主席吃饭的时候就能更自在点了。
这张老桌子,在毛主席晚年一直陪伴着他,现在依旧摆在中南海毛主席原来的住处里。
有一次,周福明因为爱琢磨事儿,结果被毛主席狠批了一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毛主席老年那会儿,睡觉可真成了个大难题,老是难以入睡。
为了让毛主席在忙碌的工作后能有个安稳的休息,周福明跟几个警卫合计了一下。他们打算,只要毛主席一睡着,就在他住处的门外马路上,树个牌子,上面写着“别走了,禁止通行”。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不让来来回回的车辆,吵到毛主席睡觉。
一开始,没了汽车的喧闹,毛主席确实睡得挺踏实。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他就觉得有些奇怪,以前睡觉时总能听到的汽车声,这几天咋就消失了呢。
问了问才知道,原来是周福明他们暗中动了手脚。
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后,毛主席火冒三丈,立马就责备起周福明,直言他这就是“捣乱,给大伙儿添乱”。
最后,毛主席下令,赶紧把那个牌子拿掉,而且以后不许再这样了。
从1960年开始,周福明就在中南海,一直陪在毛主席身边,一晃就是十多年。等毛主席要走的时候,他作为理发师,跟中央领导说了,想最后再给毛主席理理发、整整容。
周福明提出的这个请求,获得了中央领导的批准。
像平常那样,周福生仔细地收拾着剪发、刮脸要用到的家伙什儿,这些老伙计跟了他好些年,也成了他和毛主席之间情谊的一个象征。
但今天,周福明在收拾工具时,感觉手特别使不上劲。
周福明心里明白,这是他为毛主席最后一次整理仪容了。一想到毛主席生前的模样和声音,他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往后日子里,没法再天天陪着毛主席,也听不着他那满是湖南味的幽默话语了,周福明心里头那叫一个难过。
经过中央领导的点头,周福明带上家伙事儿,走到了毛主席身旁。一看毛主席静静地躺在那儿,他心里老想着,主席肯定是累狠了,这不就是睡着了么。
但冰冷的现实让他明白,毛主席确实已经不在了。
周福明心里头憋着难过,但还是硬着头皮拿起家伙什儿,给毛主席剪头发刮胡子。这次活儿,对他来说,可真是最不容易的一次了。
那时候,他只能一会儿半蹲着,一会儿又不得不坐在地上忙活。这么一番折腾,让周福明浑身湿透,大汗淋漓。
过了一会儿,周福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经过他一番细致的照料,毛主席显得更有精神了。这时候,周福明脑海中浮现出毛主席称赞他手艺好的画面。
泪水,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滑落脸颊。
后来,周福明遵照中央领导的安排,跟其他警卫一块儿,给毛主席换上了一套新的中山装,然后守在灵柩旁为毛主席尽忠守灵。
周福明确实是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阶段一直陪在身边。那时候,他就像毛主席的亲生孩子一样,细心照料着毛主席的日常生活,没有半点疏忽。
关键的是,在毛主席去世后,是他亲手为毛主席料理了后事,这份情谊,深深地刻在了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心里。
过了好些年,有次碰巧遇上,李讷见到了周福明。她立马就拽住周福明的手,眼里闪着泪光,真诚地跟他说:“真的很感激你,帮我给爸爸尽了孝心。”
没错,给老人整理仪容,这本该是儿女亲自来做的事。但周福明在毛主席去世时承担了这项任务,虽然这其中有他工作的一部分原因,但说到底,他也算是帮李讷尽了份孝心。
因此,他真该好好谢谢人家,这感谢他受之无愧。
毛主席去世后,周福明接下来干啥了呢?其实吧,他并没走远,说白了,他还是围着毛主席的事儿转。
按照上面的指示,周福明被调到了毛主席以前住的地方,就是中南海的丰泽园,他的任务就是管理和维护这个院子。
周福明对这份工作感到特别满意,毕竟他在这儿已经过了好多好多年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地方能让他想起和毛主席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他后来常提起,“虽然主席已经走了好多年,但我心里就是舍不得离开他住过的那片地方。在那,看到那些老物件,就好像主席还在身边一样。”
周福明有着自己独特的办法来缅怀毛主席,这份情感就像广大中国人民对他的怀念那样,简单而又真挚。
2022年4月份,给毛主席理过发的周福明老先生走了,他那时候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