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叔(资深金融从业者)
首先,宁波鄞州农商银行是一家信息披露工作做得较好的机构,例如其官网公布了2006年以来的年度报告,为进行农商银行研究提供了一个数据较为全面的样本。
其次,该行也是一家较有个性的机构,例如尽管属于农商银行,不过其官网和年报的首页都只标识“鄞州银行”、而不加“农商”两字,其Logo使用的是橙绿两色的“蜜蜂”标志、而不用浙江农信统一的蓝绿两色“之江”标志。
再次,鄞州银行还是一家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机构;野叔认为,无论是从近20年的长期看,还是从近期看,其规模指标、风险指标、效益指标等整体表现良好,一直属于农商银行中的“优等生”。不过近年来在贷款业务发展上,与其他多数中小银行一样面临一定压力,同时过去也有过一点曲折。

(附图1)
1 贷款规模简析
第一,贷款规模增长趋势。野叔以宁波市本外币贷款增速为参照进行比较,因为毕竟除了宁波市的鄞州区之外,鄞州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已经较多入驻海曙区、少量入驻北仑区和高新区。
从长期增长看,2011-2020年期间的大部分年度,该行各项贷款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其中最大值为2018年的26.84%;但是2021年及之后年度,其增速相对偏低,且自2024年以来差距有所扩大。
2024年末,鄞州农商银行贷款余额1415.68亿元(本文均为单一法人口径),同比增长4.68%,比全市贷款平均增速低7.0个在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末,贷款余额1486.65亿元,同比增长4.45%,比全市平均值低5.0个百分点(2006-2025年详情见附图2)。

(附图2)
从结构增长看,野叔选取2018年和2024年两个年度进行比较。2018年末,在当时“拉高标杆创一流”的战略驱动下,该行票据余额61.54亿元,同比增长91.81%;个人贷款余额310.33亿元,同比增长48.49%。
从更细结构看,个人经营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同比增长40.54%和46.87%;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7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78亿元,同比增长216.09%。
数据反常,必有原因。尽管鄞州银行的公开披露的资料中没有直接说明2018年消费贷款超常增长的原因,但是在其中还是可以找到一些零星表述。
例如,在2017年的年报中提及2018年工作任务时写道,“要加快合作平台对接,增强批量业务生命力”。在2018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写道,“与游戏平台、商业交易平台对接,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开放共享”。后来在2022年的年报中又写道,“重启马上消金联合贷、新增度小满助贷合作”。
此外,2023年12月有关监管部门披露的信息显示,该行存在“异地非持牌机构整改不到位、违规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违规跨区域开展信贷业务”等行为,由此可见此前的部分异地网贷业务不够合规,存在人为“拉高标杆”的现象。
2024年,该行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65%,相对较好;同期票据余额同比增长-8.85%,个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其中,个人经营贷款余额201.27亿元,同比增长10.30%;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18.5亿元,同比增长-4.87%;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6.46亿元,同比增长-3.38%;信用卡余额15.69亿元,同比增长-21.63%。
第二,贷款结构变化趋势。一是长期看票据占比相对较高(该行曾设独立的部门“票据中心”);不过2016年以来数值均未突破16%,2024年末票据占比为13.18%。
二是尽管近年个人贷款增速放缓,但是长期看大零售转型还是较为成功;例如,个人贷款占比从2008年末的14.18%,波动上行至2019年末的52.45%;2020年后由于对公贷款增速更快,近年来个人贷款占比有所下行,至2024年末为43.13%。
从更细的结构看,个人贷款结构变化有三个特点。其一是经营贷款占比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即先从2006年末的52.72%,降到2019年末的19.23%,再到2024年末32.96%。
其二是消费贷款、信用卡和其他个人贷款合计占比,整体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即从2010年末的峰值62.86%,波动下行至2024年末的31.25%。其中,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等)在个贷中的占比从2018年末的23.52%,下降到2024年末的7.61%。
其三是住房贷款占比整体呈现上行趋势,即从2008年末的2.40%,上行到2022年末的40.10%(在全部贷款中占比19.20%);然后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逐年略降,至2024年末为35.78%(历年详情见附图3)。

(附图3)
2 贷款质量简析
第一,五级分类指标。2006-2009年期间,鄞州农商银行贷款质量水平相对不好,表现为不良率和关注率合计数值在5%以上,其中不良率在1%以上;但是质量变化趋势相对良好,表现为不良率和关注率均逐年下降。
2010年-2024年期间,该行贷款质量整体上保持较好水平,不良率在0.48%至1.99%之间波动,关注率在0.49%至1.92%之间变化;其中2016-2023年期间,贷款质量指标相对更好。
不过近年不良贷款核销金额较大,其中,2024年核销8.17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13.98亿元,不良率0.99%,关注率1.92%(历年详情见附图4)。同期,贷款拨备覆盖率398.97%,仍然大大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比2022年末的数值低94.02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关注类贷款26.1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07亿元,关注率降至1.76%;不良贷款余额15.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1亿元,不良率略升到1.06%。
第二,客户集中度指标。根据评级报告数据,近年来鄞州农商银行的单一最大客户贷款集中度一般均在3%以下,最大十家集中度在14%以下(至2023年合并口径数据),反映出在“做小做散”方面还是较好。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该行零售贷款客户数量的变化大起大落。2022年末,该行零售贷款客户增长至46.14万户,户均贷款余额只有12.4万元。显然这是受当年助贷业务拓展的影响。
2024年末,零售贷款客户14.36万户,比上年末减少8.82万户;这与同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消费贷款余额同比下降相对应。同期零售贷款户均余额42.6万元,比上年末提高16.6万元;反映出可能存在异地小额消费贷款长尾客户的挤出现象,毕竟目前此类客户的信用风险相对高企。
对此,该行2024年的年报表述就是:“互联网贷款践行本地化转型策略”,完成合作业务合规改造,加强自营业务体系建设。

(附图4)
3 贷款收益简析
第一,从贷款利息收入看。2024年度鄞州农商银行贷款利息收入52.28亿元,同比增长-2.32%;这是2022以来持续三年同比下降(历年详情见附图5);主要原因一是利率下行,二是规模增长放缓。
由此,导致全部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均略有减少。不过,由于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3.95%等原因,2024年该行最后实现营业收入44.74亿元,同比增长11.86%。
第二,从贷款收息水平看。在贷款利率下行大背景之下,近年鄞州农商银行的贷款平均收息率同样表现为下行趋势。据年报披露数据,2009年该行贷款收息率为7.33%。此后的年报一般未直接披露这一指标,但是可以测算出大致水平。
例如,2024年该行年度平均贷款余额约1405亿元,测算平均收息率约3.80%(含票据);同期宁波银行和瑞丰农商银行的贷款平均收息率分别为4.84%和4.23%。前者相对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贷款质量相对不及后两者,另一方面是从结构看票据占比相对较高,而2024年12月金融机构票据贴现平均收益率只有1.02%。
此外,从直接披露的部分贷款利率也可以推测出大致水平。例如,2022年该行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2%,比上年下降50个基点;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下降80个基点和25个基点,则2024年新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97%。考虑一般个人贷款利率可能高于此数值、对公贷款利率则可能低于此数值,加上票据利率的拉低作用,所以前文测算3.80%左右的数值与实际值误差不会很大。
顺便提一下,2024年鄞州农商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9%,客户数量比上年增加3272户,余额与户数的增长均表现较好。年末“普小”贷款客户29263户,户均余额31.86万元。

(附图5)
野叔的结语
最后野叔想再次强调的是,作为曾经的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后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鄞州农商银行坚持“做小做散”,一直属于中小银行之中的“优等生”,过去是,现在是,相信将来还会是,哪怕在这一过程略微走了一点“弯路”。
这个“弯路”就是在规模情结、标杆情绪影响下,该行对于零售贷款“三害”(相关内容可参见本号前期文章《零售贷款三害》)的风险和危害认识不够深刻,在“做小做散”很好的同时但“做本土”有所偏差。
目前,该行已经开始回归本土、深耕本土,重视自营、强化自营;少许弯路的教训、更多先进的经验,都值得其他农商银行或吸取、或借鉴,从而进一步做好今后的贷款业务。(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