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浩劫。那时候,全球大部分国家,不管是身处战火中心的欧洲各国,还是远在南美洲没直接打仗的国家,其实都或多或少地被二战给扯进去了。话说回来,这场把全世界都快搅和的底朝天的大战,却也是个重新洗牌的机会。
二战结束后,全球形势大变样,以前厉害的殖民国家英国和法国都衰落了。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崛起了,还有一些之前被殖民的国家也开始崭露头角。不过呢,像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对这些新兴国家可不太放心,明争暗斗地给他们使了不少绊子。而这些新兴国家自己呢,也确实有不少的问题要解决。
有些国家已经站了起来,发展得很好,有的却面临着不太好的未来,还有的仍在困境里努力。特别要说的,就是以下这三个国家。
【一、“有声有色”大国,前景并不乐观】
印度,可以说是战后那些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国家里,挺有代表性的一位。咱们平时在网上,老爱拿印度开玩笑,叫它“阿三哥”。但说实话,在那些后来才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中,印度的发展还真挺不错的。现在的印度,确实算是个大国了。
印度过去是不结盟运动的领头羊,长期引领着第三世界国家。现在来看,印度在外交上依然是个“活跃分子”,不仅跟欧美日这些国家一直关系不错,它的“向东政策”也让印度在东南亚地区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经济这块儿,印度虽说赶不上咱们中国,但在发展中国家堆里,那也算是挺靠前的。不过,印度这个挺有活力的新兴大国,其实也有不少头疼事儿。
印度现在碰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政治上太“散装”了。说起来,印度在历史上一直都没怎么统一过。要说真正的“统一”,那得算到英国把印度次大陆全占了的时候,算是印度历史上的头一遭。但就算英属印度时期,也没能把印度国内政治分裂的情况给扭转过来。
说起来英属印度那会儿,印度各地的土邦都挺自治的,这种局面现在还能看到影子。因为这种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地方上保护自己利益的风气就越发浓厚了,这样一来,印度的官场腐败问题也就跟着更严重了。
2004年的时候,《印度时报》搞了个调查,结果说98%的印度老百姓都觉得政客和那些内阁部长不干净,有腐败问题。到了2008年,英国的杂志《经济学人》也出来说话,说印度那522个议员里头,有120个被指控犯了罪,而且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因为贪污腐败的事儿。
莫迪执政后,他试着借宗教的力量来凝聚国家政治,还真有了点成效。印度大多数人,差不多82%,都信印度教。可奇怪的是,印度的主力民族印度斯坦人,只占全国人口的30%,这也能看出印度民族成分有多复杂。
在印度社会,宗教可能是大家都能提到的一个共同点。莫迪走的路子,说实话,没啥大问题,但印度想要实现它的“大国梦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艰巨啊。
【二、泥潭中的挣扎】
二战结束后,土耳其因为它那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也撞上了发展的好时机。土耳其嘛,就处在东西方两大势力的“夹缝”里头,这样倒也给了它一个“两边都沾光,趁机发展”的契机。不过话说回来,土耳其也有它自己的难题……
打从安卡托里亚半岛有了土耳其这个国家的想法开始,它就没当过殖民地。咱们可以直说,土耳其从古至今都是个大国,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都一样。只不过呢,问题就在于,土耳其到底算是“欧洲的大国”,还是“中东的大国”。
这种“东西方之间的矛盾”,在土耳其的国家历史里一直都有,哪怕到了现在,这个问题还是让土耳其头疼。土耳其是个大国,但它的老百姓和政府,在国家身份认同这块儿总是意见不合,这也导致土耳其到现在都还在困境里打转,没能完全摆脱出来。
土耳其所面临的“东西方矛盾”,说到底,就是地缘上的难题加上历史的纠葛。这个国家历史深厚,曾有过相当辉煌的时刻。到了近现代,特别是凯末尔离世后,土耳其政府一直都在努力,想让自己在国际上重新站稳脚跟。
土耳其政府为了重新获得过去的国际影响力,在近现代时候想出了不少新点子。他们先提出了“大家都要信伊斯兰教”的想法,后来又有了“我们都是突厥人”这样的说法。说白了,就是以前奥斯曼帝国的老大是伊斯兰教的头儿,而土耳其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突厥人的后代。
现在的土耳其,心里头盘算着,想借着苏丹的历史头衔,还有土耳其人血脉里的那股子劲儿,把周围的中东穆斯林国家和中亚的突厥人国家都拢到一块儿。不过呢,这两个想法吧,跟土耳其共和国当初立国的根基不太对付。
现代土耳其,它的根基在于世俗化原则。凯末尔在反抗奥斯曼苏丹那会儿,首先高举的就是世俗化的大旗,紧接着就是强调土耳其的民族认同感。为了阻止安卡托里亚半岛分裂,凯末尔提出了土耳其的民族认同概念,把半岛上的大伙儿都紧紧凝聚在了一起。
所以,批评家们给这两种新思潮起了个名儿,叫“新奥斯曼主义”,说它们跟现代土耳其的国家想法根本合不来,得扔掉。可你看现代土耳其的埃尔多安政府,一边使劲儿推崇这俩概念,一边还想方设法往欧盟那欧洲大家庭里挤。
这让土耳其人的心里更加纠结,毕竟“泛伊斯兰宗教认同”也好,“泛突厥种族主义”也罢,都只会让土耳其更加认同自己是东方的一部分。但土耳其政府又因为经济上的考虑,特别想加入欧盟,成为欧洲的一员,这简直就是自相冲突。这样一来二去,土耳其就像被困住了似的,一直都在原地踏步,难以自拔。
【三、春风从哪里来】
在后起之秀里,有这么一个国家,它总能瞅准各种历史的好时机,一举打破自己的限制,不停地实现民族的飞跃。说的就是中国。
冷战那会儿,中国的地理位置真是挺悬的,前所未有的棘手。除了巴基斯坦和缅甸这两个老铁,旁边的国家几乎都不跟我们亲近,四周全是“不对付”的,还被一圈自称“世界第三”的国家围着。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个自封“世界第三”的,我们跟他们干了不少仗,至于“世界第一”,咱也照样没怂过!
当土耳其还在努力找寻自己的定位时,咱们这边已经搞完了土地革命,让大伙儿都对国家有了深深的认同感。再看看印度,那边政治乱成一锅粥,咱们却稳稳当当地把香港、澳门收了回来,把外国势力彻彻底底赶出了国门。到了1991年,世界上有些地方红旗倒了,但咱们国家牢牢守住了自己的思想阵地,让国家更加稳定了。
1979年春天那会儿,有位老者在南海边上圈了块地,改革的春风就这么吹遍了全国,好像一幅长达百年的新图景,慢慢铺展开了。
中国腾飞,就看现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