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尼日尔抢劫中国企业,要求补缴800亿欠款,想把中国赶出西非?

要知道,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之后,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壮大自身的绝佳机会。没有想到的是,来自西非的尼日尔

要知道,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之后,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壮大自身的绝佳机会。

没有想到的是,来自西非的尼日尔军政府,驱逐了三名中资企业高管,并吊销一家中资经营的酒店。

随后,尼日尔要求中资企业补缴800亿美元的欠款。

否则将会没收中资企业总价值40亿美元的资产。

这则消息一经报道之后,可是在外界引起一片哗然。

这尼日尔何德何能敢如此对待中国?

这件事还得从尼日尔发生在2023年的一场政变聊起。

2023年,尼日尔总统卫队指挥官奇尼亚发动政变,软禁了总统巴祖姆。

事情的起因是巴祖姆和奇尼亚的关系,在政变之前已经恶化。

得知巴祖姆即将解雇自己之后,奇尼亚选择先下手为强。

整个政变的过程很仓促,而且奇尼亚事先没有通知军方。

政变之后,军方第一时间宣布出兵平叛。

【尼日尔政变后,军政府掌权】

而且奇尼亚只是占领的总统府,其他的重要设施和关键机构,一个没占领。

而巴祖姆被软禁之后,手机居然还能正常使用。

不断在网络上发表声明,指责奇尼亚没有准备就动手。

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奇尼亚大概率会走向失败。

但是,你看,笔者又要说但是了。

但是奇尼亚和军方做了一笔交易,军方很快转变了态度,支持政变。

于是,尼日尔极为荒诞的政变事件,很快就得以平息。

说白了,日后尼日尔将由军政府说了算,那些文官统统被罢免。

而军方的指挥官可以获得更多的职位。

结果法国人感到很不满。

法国在萨赫勒地区扶持恐怖分子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不过反恐也是有选择性的反,此前法军直升机甚至被拍到向恐怖分子运送补给。

尼日尔军方对于法国人此举很不满。

这些蓝眼睛、高鼻梁的欧洲人,似乎和美国人没有区别。

而尼日尔政变之后,法国驻军就无法继续驻扎在尼日尔。

甚至还向美、德发出通牒,美军基地必须停止运作,同时也不计划和德国续签军事合作协议。

这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就相当于从军事领域“去西方化”。

可是尼日尔不过是一个拥有2700万人口,126.7万平方公里的国家。

西方国家压根就没有把尼日尔军政府放在眼里。

甚至把尼日尔对自己的通牒,视为一个笑话。

但是尼日尔军政府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 无法对抗西方。

于是就联合了马里和布基纳法索。

巧合的是,马里和布基纳法索近年也发生过政变,均组建军政府。

马里军政府的领导人是戈伊塔上校。

布基纳法索军政府的领导人是特拉奥雷上尉。

三家组建了“萨赫勒联盟”。

【尼马布脱离西共体,成立新联盟】

这个联盟不仅是军事同盟,而且也是经济联盟。

而且更为巧合的是,这三个国家均属于“西非共同体”。

这个“西共体”是由法国人当年组建的,成员所使用的货币是西非法郎。

严格意义上来说,西共体就是法国在西非的经济殖民地。

这三个国家组建新联盟之后,自认为翅膀硬了,于是便宣布退出西共体。

但是西方在西非经营多年,不可能坐视萨赫勒联盟为所欲为。

这就相当于中东的沙特和阿联酋、卡塔尔,打着“去西方化”的旗号,公然和西方作对。

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首先,尼日尔内部有西方一众眼线,也就是所谓“带路党”。

更别提尼日尔内部还存在种族、宗教、民族等种种矛盾。

想要对付尼日尔军政府,简直太容易了。

就在尼日尔军政府成立不久后,一个名为“尼日尔爱国解放阵线”的武装组织出现了。

袭击了“尼日尔-贝宁”石油管道。

毕竟,尼日尔的经济命脉就是资源出口。

而石油出口就需要通过石油管道。

这是尼日尔出口石油的主要管道,这条管道是由中石油下属的西非管道公司运营。

武装组织袭击这条管道,不仅仅是冲着中国来的。

该组织还表示,如果军政府拒绝释放巴祖姆,这件事就没完。

随后一个名为“尼日尔爱国正义阵线”登台,再度袭击了“尼日尔-贝宁”石油管道,还抓走了由军政府任命的省长。

这是两起比较大的袭击事件。

类似于这样的袭击事件,数不胜数。

其次,周边邻国对尼日尔进行了经济制裁。

就在尼日尔联合马里、布基纳法索成立新联盟之后。

尼日利亚对此很不满意。

原因很简单,作为西共体GDP排名第一的尼日利亚,在西非也是佼佼者的存在。

国内局势相对稳定,注意,是相对稳定。

凭借西共体低关税政策,尼日利亚工业品在西共体成员国一直都是畅销产品。

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而且西共体的总部就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

而尼日尔和马里、布基纳法索退出西共体,就损害了尼日利亚的利益。

于是尼日利亚就发起制裁。

就拿尼日尔来说,该国70%的电力由尼日利亚供应。

【尼日尔70%电力,来自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把电闸一拉,尼日尔就陷入一片黑暗之中,经济瞬间就得瘫痪。

而另一个西共体成员国贝宁,宣布不允许尼日尔石油入境。

这样一来,尼日尔的石油出口业务就遭到重创。

为此,尼日尔军政府不得不宣布削减财政开支。

但是仅仅是削减开支并不够,尼日尔军政府必须尽快搞钱。

于是,尼日尔军政府就做了一个无比愚蠢的决定。

将目光瞄准了外资企业。

可是在尼日尔政变之后,西方企业纷纷撤离。

中资企业就成为尼日尔的打压对象。

最初,尼日尔没有直接动手,而是希望和中方重新签订石油出口分成合同。

但是中国与尼日尔的石油分成合同在2008年签署。

中方占据85%,尼日尔占据15%。

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占了尼日尔的便宜,从管道的建设、前期的勘探、配套基础设施等等,均由我们掏腰包。

尼日尔相当于什么都不用干,一年可以分成15%。

这还不是天大的好事?

可是尼日尔军政府并不满意,希望把分成提升至30%。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接受了。

哪怕军政府要求提升几个点,我们出于稳定的考虑,可以接受。

但是直接翻倍提升,我们绝对不会同意。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得知军政府有困难,我国决定借给他们4亿美元。

这4亿美元以预付石油款的形式结算,年利率为7%。

当然,这对于尼日尔军政府来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

于是在去年9月,尼日尔军政府找了一个借口,取消了中石油在比尔马省一个石油区块的开采权。

【尼日尔对中企下手,取消开采权】

去年年底,尼日尔军政府以中石油涉嫌偷税漏税,约等于1.3亿欧元,必须补缴。

今年年初,军政府查封了中石油旗下长城钻探公司的账户。

此举就是为了想中方索要更多的资金,甚至希望可以赖掉那4亿美元的债务。

当初我国借钱的时候,说得很清楚,这4亿美元是有期限的。

一年之后,尼日尔就需要还钱。

结果,期限到了之后,尼日尔并没有还钱。

眼看中方拒绝让步之后,恼羞成怒的尼日尔军政府直接驱逐三名中石油高管,并吊销另外一家中资酒店的经营执照。

名义上是偷税漏税和种族歧视。

按照尼日尔石油部部长奥马鲁的原话是,去年在尼日尔中国员工的平均工资为每月8678美元,而同一岗位的尼日尔员工的平均工资为1200美元。

同时管理职位上也大量雇佣了外籍人士。

尼日尔人只能担任操作员或劳工。

尼日尔要求应该让尼日尔员工和中方员工同工同酬。

甚至要让尼日尔人担任高管,比例要达到40%。

说实话,这完全就是污蔑和耍赖。

就拿中方员工工资来说,咱们背井离乡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多赚点钱么?

尤其是要远赴非洲工作,平均工资在8678美元属于正常现象。

试想一下,那些当初在缅甸搞“电诈”的非法分子,都用“月薪过万”来骗中国人。

中石油外派员工到非洲工作,工资待遇必然会有所提升。

举一个我身边最真实的例子。

在我小的时候,邻居家的叔叔曾在非洲从事三年的焊工。

当初还是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前往非洲。

当时,邻居家的叔叔刚刚踏上飞往非洲的飞机,阿姨就收到了劳务公司打来的100万元酬劳。

这是叔叔未来三年的工资。

我曾经在大学毕业后,参加过为期半年的轨道车司机培训班。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在通过考试并取得司机证后。

被派到非洲修铁路,三年的年薪也超过了百万。

但是换来的却是一年一次的探亲,报销往返飞机票。

说白了,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会选择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工作?

不止是中国,全世界所有企业外派到国外的员工,薪资通常会比当地员工高一截。

而且尼日尔员工平均工资为1200美元。

如果你知道尼日尔人均GDP不到700美元,还会认为我们搞歧视?

算下来,中石油雇佣尼日尔员工,年薪给到了1.5万美元。

别说在尼日尔,就算是在中国或者二流发达国家,这已经不低了。

如果说在一家外企中,因为没有强制实行同工同酬就算歧视。

那很多外企也别远赴海外做生意了,根本就做不下去。

而且那家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中资酒店,也很冤枉。

由于尼日尔当地人无法接受这家酒店高昂的消费,对中国员工来说,属于可承受的范围。

于是这家酒店的顾客,基本上以中国人为主。

可是尼日尔军政府却不管,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种族歧视。

很多人认为,这一切是因为俄罗斯在背后撑腰。

说实话,不太可能。

根本原因是尼日尔军政府资金很紧张,必须尽快搞到钱。

否则谁还跟军政府策划政变?

自己连肚子都填不饱,工资都发不了,闹狗屁的政变?

那么,我们能否直接动手?

说实话,也很难。

毕竟,尼日尔距离中国的直线距离达到上万公里。

而且眼下双方还没有闹到必须动手不可的地步。

至于所谓尼日尔要求中方补缴800亿美元的税款,似乎有点被传得神乎其神。

尼日尔一年的GDP只有168亿美元左右,哪来的800亿美元税款?

同时,我国之所以没有让步,就是不担心尼日尔真的会没收中石油的资产。

因为,眼下的尼日尔军政府已经得罪了西方。

如果再得罪中国,仅凭一个俄罗斯,能顶得住?

虽然俄罗斯在军事上可以帮忙,但是在经济领域,俄罗斯自己都属于泥菩萨过河,更别提给尼日尔许诺好处了。

而且尼日尔的石油大多出口到中国。

也就是说,中国是尼日尔的大金主。

而俄罗斯本身就是一个能源国家,自家的石油还恨不得全部出口至中国。

怎么可能帮助尼日尔出口石油?

再加上尼日尔属于内陆国家,想要出口石油,首先要将石油输送至贝宁,然后装船运往中国。

【尼日尔的石油,主要出口至中国】

但是贝宁和尼日尔的关系很一般。

与中国的关系却不错。

即便尼日尔真的霸占中石油的资产,如果贝宁拒绝尼日尔的石油过境,那尼日尔的石油就无法出口了。

比如说,贝宁以管道检修为由,禁止尼日尔石油过境。

如果贝宁的心情不好,那检修周期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因此,尼日尔没收中石油资产的可能性并不大。

或者说,尼日尔想这么干,却不敢这么干。

也就是说,尼日尔想通过故意造谣,就把中国在西非的名声搞臭,甚至想把中国赶出西非,属实有点异想天开了。

只不过通过尼日尔这件事也能看得出来,发展中国家之所以是发展中,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够成熟。

尤其是在非洲地区,当地文明程度过于落后。

压根不存在认可中国人的制度这一说法。

一切都是自以为是。

否则尼日尔也不会如此猖狂,妄图将中国赶出西非。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认为,持剑经商并非毫无道理。

咱们可以不用剑,但是不能没有剑。

不然轻者资产被抢走,重者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届时,岂不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