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不敢相信,德国正式宣布了! 德国大转向:告别“韬光养晦”。 当地时间9月25日

不敢相信,德国正式宣布了! 德国大转向:告别“韬光养晦”。 当地时间9月25日,柏林太空大会上的一句话,把整个欧洲的安全神经都绷紧了——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拍着桌子宣布,要在2030年前砸350亿欧元搞太空安全,平均每年70亿的投入,比不少欧洲小国的全年国防预算还多。 这可不是战后那个把“防御性国防”刻在骨子里的德国能做出来的事,要知道冷战结束后,德国军费占GDP比重从2.5%一路跌到2020年的1.4%,莱茵金属这类军工巨头的产能只剩巅峰时的十分之一,连坦克的关键零部件都得靠进口。 但现在的德国完全换了副模样。2026年的国防预算直接飙到827亿欧元,比上一财年暴涨32%,总理默茨更是放话要把德军打造成“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目标是2029年让军费占GDP冲到3.5%。 太空投入不过是这波转向的显眼注脚,莱茵金属刚在下萨克森州开了欧洲最大的弹药工厂,2027年起每年能造35万枚155毫米炮弹,比现在的产能翻十几倍,连射程100公里的火箭炮都要量产。 从依赖进口零件到自建弹药帝国,从缩着身子过日子到抢太空话语权,德国这步棋走得又急又狠。 没人比德国更清楚,这种转向是被美国的“靠不住”逼出来的。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嘴上喊着北约团结,背地里却把欧洲当成了“提款机”。 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一断,美国立马把液化天然气卖过来,一艘船的成本才6000万美元,到欧洲能卖到2.75亿美元,净赚1.5亿还嫌不够,逼着欧盟签协议2028年前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 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拿气候法规卡欧洲脖子,说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会给美国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合着欧洲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到头来还要被美国在贸易上捅刀子。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更是直接把“靠山不稳”四个字拍在了德国脸上。今年2月美防长赫格塞斯就明说“美国没法把主要精力放欧洲”,紧接着就传出要从欧洲撤军2万,占驻欧美军的三成,连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援助都停了,国会里甚至有人喊着要退出北约。 德国这下彻底醒了:以前靠美国的安全保护伞,自己一门心思搞制造业、花1.35万亿搞福利,可现在太空里的卫星管着导航、通信、气象,要是哪天这些通道被掐断,工厂停摆、民生瘫痪,再多福利也白搭。与其等着别人罩着,不如自己攥紧拳头。 有人说德国这是头脑发热,毕竟2027到2029年的财政缺口已经达到1720亿欧元,兜里没多少钱还要硬砸军费。但懂行的都知道,这是被逼出来的清醒——太空安全早不是科幻片里的事,皮斯托里乌斯直言,针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攻击会影响“数百万人”,德国必须建冗余卫星星座,甚至得讨论“进攻能力”。 现在欧洲的能源、贸易、通信都绑在太空通道上,没有自主防御能力,就等于把命脉交在别人手里。 更关键的是,德国想当欧洲防务的“领头羊”。北约最近吵着要把防务开支提到GDP的5%,英国、西班牙都在讨价还价,只有德国直接表态支持,还说要给联邦国防军增兵6万。 默茨心里清楚,欧洲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总得有人挑头,而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手里有制造业底子,现在砸钱搞军工既能保安全,还能给疲弱的经济找新引擎——莱茵金属的新工厂一投产,就能带动上下游几千个岗位,订单还能卖给其他北约国家。 从缩着身子“韬光养晦”到挺胸抬头搞防务自主,德国的转向里藏着太多无奈。美国的战略收缩、欧洲的安全真空、自身的生存需求,凑成了这波“破釜沉舟”的转型。 350亿太空投入也好,827亿国防预算也罢,本质上都是德国给未来买的“安全保单”——毕竟在动荡的格局里,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手里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