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之后的拜登,估计是美国总统中,活得最凄凉的,因为他遇到了个,不是省油的灯的人。 拜登卸任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急着签了全球顶级的经纪公司CAA,按理说这是要开启“捞金模式”的节奏,可结果大半年过去,连一场像模像样的商业演讲都没谈成。更寒酸的是他那本回忆录,预付款才1000多万美元,连奥巴马夫妇当年6000万的零头都不到,出版后三个月才卖了不到20万册,跟克林顿《我的生活》首印150万册的风光比,更是天上地下之差。 说到底,拜登这日子不好过,头一个要算的账,就得记在特朗普身上。这人哪怕下台了,也没闲着,搞了个“拯救美国”政治行动委员会,明里暗里盯着那些敢跟民主党沾边的企业。你想啊,哪个老板敢冒着风险请拜登站台? 前两年有家科技公司私下接触过拜登团队,想请他去年度峰会撑场面,结果消息刚漏出去,第二天就收到了国会的调查问询函,股价当天就跌了5个点。后来圈子里都传开了,“请拜登=招麻烦”,谁还敢凑这个热闹? 反观克林顿卸任后,一年能接50多场演讲,每场25万美元起步;奥巴马更狠,2019年去哥伦比亚讲一场就拿了60万,拜登倒好,报价标到30-50万,半年只谈成三场,还全是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活动,连一分钱出场费都没拿到。 但比特朗普的明枪更要命的,是拜登家里那堆甩不掉的烂摊子。小儿子亨特简直是“坑爹专业户”,吸毒、嫖娼这些破事就不说了,最致命的是他在乌克兰Burisma能源公司的那档子事。虽然拜登一直喊着“自己毫不知情”,但特朗普的人早就把亨特的银行流水做成了PPT,在国会山翻来覆去地放,里面还有邮件说“要靠爸爸的关系拉业务”。 这事儿一出来,别说企业不敢跟拜登合作,连普通读者都不买他的账。他那本回忆录《答应我,爸爸》,原本计划搞全国签售会,结果报名人数少得可怜,最后不得不取消了三分之二的场次,剩下的几场还是靠当地民主党分部拉人头才撑起来的场面。 现如今,家里的麻烦还没理清,拜登自己的政治遗产,又成了拖后腿的累赘。奥巴马卸任后有“奥巴马医改”“巴黎气候协定”撑场面,走到哪儿都是香饽饽;克林顿靠“新民主党”路线重塑了党派形象,连共和党人都得承认他会搞经济。可拜登呢? 他在任时吹得震天响的基建法案,被国会砍得只剩原来的三分之一,到现在还有一半项目没开工;芯片法案更离谱,钱拨下去了,工厂却没建起来,反而让不少企业钻了空子骗补贴。最讽刺的是他引以为傲的“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卸任时还有30%的美国人拒绝打疫苗,连他自己老家特拉华州的接种率都没达标。就这政绩,企业请他去演讲都怕砸了自己的牌子,总不能让他上去讲,“我当年搞基建没搞成,搞疫苗也没搞成”吧? 更惨的是,拜登连建个总统中心都没人捧场。奥巴马的总统中心在芝加哥落地时,第一阶段就筹到了5亿美元,沙特王子还专门捐了1000万;克林顿的总统图书馆更不用说,商界大佬们挤破头要捐钱。可拜登计划在特拉华大学建的总统中心,筹款一年多只拿到不到2000万美元,其中一半还是他自己掏的腰包。原本答应合作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后来听说共和党要查捐款来源,吓得赶紧退出,连句客套话都没留。 其实拜登落到这步田地,不光是他个人的问题,更像是撞在了美国政治变天的枪口上。现在的美国政坛,早就不是奥巴马、克林顿那时候的样子了。特朗普搞出的“民粹主义”浪潮,把传统的“建制派”政客逼得没了活路。奥巴马能靠明星气质圈粉,克林顿能靠手腕笼络商界,可拜登呢?论煽动性不如特朗普,论个人魅力不如奥巴马,就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派政客”,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自然没人待见。 最让人觉得悲哀的是,拜登这一辈子也算为美国服务了50年,从参议员到副总统再到总统,没功劳也有苦劳,结果卸任后连个体面的晚年都过不上。演讲没人请,写书没人买,连建个纪念自己的地方都凑不齐钱,还要天天被儿子的丑闻拖累。反观特朗普,哪怕下台了,靠卖NFT、搞集会照样赚得盆满钵满,支持者还跟疯了一样追捧。 说穿了,拜登这把年纪还落得这么个下场,真不是他运气差,是整个美国的政治游戏早就变味了。现在的美国,政治人物的价值全看你能不能“搞事情”,能不能讨好极端选民,像拜登这样循规蹈矩的,注定会被抛弃。他的凄凉,与其说是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美国政治越来越畸形的缩影。当一个国家连为它服务半生的老人都容不下时,所谓的“美国梦”,早就成了笑话。 参考资料:直新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