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浙江慈溪,一男子看金价上涨,决定把65.69克金首饰卖掉,他长了个心眼,在家里称

浙江慈溪,一男子看金价上涨,决定把65.69克金首饰卖掉,他长了个心眼,在家里称了重,可金店却称出59.12克,足足少了6克多按当时的价格,就是5000多元,男子觉得金店称有问题,立马报了警,结果惊呆众人。 据光明网9月26日报道,最近一段日子,国际金价持续走高,黄金回收市场也跟着热闹起来。 不少人翻出家里闲置的金首饰、金条,想趁着行情好变现,浙江慈溪的陈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他特意提前用自家那台经过多次校验的正规电子秤称过,确定手里的金饰足足有65克出头,心里盘算着能换不少钱,可没成想,一趟回收店之行,让他遭遇了窝心事儿。 陈先生走进家附近的一家黄金回收店后,店主先随口问了句有没有提前称过重量。 他当时察觉店主语气有点不对劲,没敢直接说自己知道重量,只是含糊应对。 等店主把金饰放到柜台的电子秤上,陈先生一眼就看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秤上的数字最终停在59克,这一下就差了6克多。 按当时的金价一算,这意味着他要少拿五千多块钱。 陈先生越想越觉得蹊跷,没多犹豫,当场就拿出手机报了警。 民警赶到店里后,没费多少功夫就找出了问题所在。 在柜台下方一个隐蔽的角落,他们搜到了一个巴掌大的遥控器,经过比对确认,这个遥控器竟然能直接操控电子秤的显示数值。 面对证据,店主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把戏:要是顾客明确知道金饰重量,他就不动手脚,按正常重量算; 可一旦看出顾客不清楚具体克数,就偷偷按遥控器改数,以此克扣重量。 后续调查还发现,这已经不是店主第一次这么干了,之前他用同样的手段骗了三个人,加上陈先生这次,累计骗来的钱已经超过一万块,目前店主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鬼秤”的源头厂家也在追查中。 陈先生遇到的这台“作弊秤”,并不是店主自己制作的,而是从网上买来的。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能随意篡改重量的秤,在黑市上还被包装成“智能计量仪器”叫卖。 明明是坑害消费者的工具,却能堂而皇之地在网上流通,这背后显然暴露了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漏洞。 要是这些环节能提前收紧监管,把作弊秤的流通渠道堵死,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消费者平白蒙受损失。 而且,这样的事儿远不止发生在慈溪一地。 从各地警方公布的情况来看,全国好几个省份都有类似的报案记录。 有的消费者带着金条去卖,被店家以“含金量不足”“杂质太多”为由压低价格; 还有的像陈先生一样,直接遭遇了“秤上陷阱”,重量被悄悄克扣。 这些商家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说到底就是摸准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软肋。 消费者不会随身带秤,也不懂黄金纯度鉴定,就算心里怀疑,也很难拿出直接证据反驳,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地方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杭州的市场监管部门最近就在试点一套防诈系统,给辖区内金店的电子秤都装了监控芯片。 只要电子秤的数值被人为篡改,系统就会立刻自动报警,从技术上堵住作弊的可能。 这种办法确实能有效遏制乱象,但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还需要不少时间,短期内消费者想避免被骗,还是得靠自己多留心。 警方也多次提醒大家,以后再想卖黄金,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最好先找正规机构把金饰的重量和纯度鉴定清楚,要么就直接去大品牌的珠宝店或回收点交易。 虽说这些正规渠道的报价可能比小门店稍低,但至少不会在重量上动手脚,能保证自己不亏本金。 要是实在不放心,交易的时候可以全程录视频,把电子秤显示的数值拍清楚,真出了问题也能拿出证据维权。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9月26日关于《浙江男子拿65克黄金回收变现,金店复秤却只有59克?警方调查揭露黑幕》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