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让步了?就在特朗普团队为 “中国放弃 WTO 特殊待遇” 欢呼 “施压奏效” 时中国商务部一句话直接定调:“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 这场持续数年的 “身份之争”因为中国的最新表态彻底引爆舆论。 2018年美国突然对钢铁、铝制品加征关税,理由很冠冕堂皇:“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顶着发展中国家帽子在WTO占便宜。” 特朗普更是把这话挂在嘴边,每次公开演讲都要提:“他们能延长合规期限,能维持高关税,我们却要按发达国家标准来,这不公平!” 可这番话从根上就算错了账——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发展中国家,从来不是看经济总量的绝对值,而是要扒开总量看人均、看发展均衡度这些实打实的国情。 这股质疑声缠了中国数年,直到最近特朗普团队突然忙着欢呼施压奏效,声称中国“放弃了WTO特殊待遇”,那股兴奋劲儿仿佛打赢了什么硬仗。 可他们显然没看清中方表态的完整内核:中国确实说过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商务部紧跟着就把话挑得明明白白,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 这话不是空口说说,2023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才13400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的17%,连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三成都不到;城镇化率刚摸到66%,比发达国家普遍的80%低了一大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这些硬指标摆着,哪点能和发达国家挂钩? 美国闹这出“身份之争”,本身就透着满满的双标,2023年他们甚至在参众两院都推了法案,想强行剥夺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可转头自己就欠着WTO会费不缴,连前美国贸易副代表卡特勒都忍不住吐槽这种反差。 更讽刺的是,2018年美国拿“国家安全”当借口加征钢铝关税,后来被WTO裁定违规,却至今拒不取消;反倒动不动就威胁要改革WTO,合着规则只许他们用,中国依法享有的权利就得被凭空剥夺? 其实,中方的立场一直没含糊过,不寻求新的特殊待遇,是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不是被施压后的让步,商务部早解释过,这一决定只针对当前和未来的WTO谈判,过去协定里中国依法享有的待遇,一分都没丢。 这种有分寸的担当,连WTO总干事伊维拉都看在眼里,公开说中国展现了多边贸易体制的领导力,毕竟中国从来没把发展中国家身份当挡箭牌,光是在G20缓债倡议里,中国的缓债金额占比就超过40%,这些年还给160多个国家提供了发展援助,比只会动嘴施压的美国实在多了。 这场闹了数年的争论,本质上是美国在玩文字游戏,他们盯着中国的经济总量,却故意忽略 14 亿人的庞大基数和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无非是想剥夺中国发展的合法权利,可国际社会不是傻子,联合国、WTO 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条约都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全球南方更是把中国当成自家人,特朗普团队的欢呼更像自导自演的戏码,连基本事实都没厘清就忙着邀功,实在有些滑稽。 说到底,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从来不是特权标签,而是基于客观国情的定位,中国愿意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但这不代表要接受不符合实际的苛责,美国与其沉迷于给中国贴标签,不如先把欠 WTO 的会费缴了,把被裁定违规的关税撤了,在多边贸易体制里,讲道理比耍霸权管用,这道理想必特朗普团队早该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