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美国特朗普连夜宣布 9月27日,美国官宣:只对特朗普进口品牌药一半的计划!欧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只需要交15%的关税。 首先,特朗普的这波操作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他一贯主张“美国优先”的延续。 美国药品市场本来就很依赖全球供应链,尤其像原料药、仿制药,90%都靠进口。 美国自己也清楚,一旦关税一刀切,不仅药企受不了,普通美国人看病买药也要多掏钱。 所以这次政策强调了“只对部分进口品牌药”,并且对欧盟、日本这些有着紧密贸易合作的伙伴给了关税减免。 从白宫发言到美国贸易代表的说明,都在反复强调这个政策是“有限度”、“有针对性”的,就是怕一下子把水搅浑。 这事一出,最先有反应的是欧洲药企,尤其是德国。 德国2024年对美药品出口预期非常高,差不多能到270亿欧元。 德国药企协会马上表态,认为美国这一做法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出口和全球产业链位置。 欧洲这边也比较紧张,因为他们和美国刚刚在7月份签署了贸易协议,现在美国说要搞药品关税,欧洲当然担心会不会影响协议落实。 美方也赶紧澄清,说不会破坏现有协议,政策会考虑盟友感受。 欧盟方面的态度也很明确,表示会密切关注美国后续动作,如果真有损害欧盟利益的地方,再商量对策。 说到全球影响,这次美国药品关税不仅影响欧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药企同样压力山大。 印度一年对美国出口药品金额非常可观,2024财年有近90亿美元。 澳大利亚药品出口也有21亿澳元。 两国药企都担心,美国这一关税政策如果真的覆盖到他们,成本肯定要大幅上涨,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 印度方面希望美国能把仿制药等基本药品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澳大利亚则担心全球药价被推高,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人群的用药安全。 说到底,这波药品关税政策其实更多还是政治考量。 美国2024年大选之后,各种“制造业回流”、“本土优先”的口号又热起来了。 特朗普政府希望在经济和就业上拿出更多实打实的成绩,药品产业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美国国内一些制造业工会和本地药企乐见其成,但医疗和患者群体普遍担心药价负担加重。 美国卫生部门和医保机构也在积极评估后续影响,大家都想知道,这一政策到底会不会真的落地执行,还是说更多是“姿态大于实际”。 现在这项关税政策还处在宣布和讨论阶段,很多核心细节比如到底哪些药品要加税、具体税率怎么算、哪些国家能获得优惠,都还没有最终定稿。 特朗普政府的表述看上去很强硬,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要权衡各方利益。 对于全球医药产业链来说,美国这一举动无疑会带来不小的震动,后续情况还得看美方具体怎么落实。 参考:特朗普100%药品关税引争议 白宫:不适用于已与美达成贸易协定国家——财联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