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他警告说资产估值太高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终于不装了,直接给全球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他警告说资产估值太高,泡沫吹得有点离谱。这话一出,意味着以前那种靠印钱就能躺着赚钱的日子,彻底结束了。 鲍威尔这记 “核弹” 确实炸得够狠,直接把全球市场那层 “估值合理” 的遮羞布撕得稀碎,这哪是泼冷水,简直是往沸腾的油锅里浇了瓢冰。 要知道过去这些年,全球投资者早被美联储的印钞机喂养成了 “躺赚” 的习惯,从 2008 年 QE1 开始,美联储一轮接一轮撒钱,第一轮就砸了 1.725 万亿美元买资产,标普 500 直接涨了 37%,后来 QE2、QE3 跟着续上,股市跟吹气球似的往上飘,大家都快忘了资产价格还得跟业绩挂钩。 但现在不一样了,鲍威尔这次半点含糊都没有,直接点破 “股票估值已处于历史高位”,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数据摆在那骗不了人。标普 500 的远期市盈率已经冲到 22 倍,这水平在过去 35 年里,也就互联网泡沫和新冠反弹那阵子见过,等于把估值的水位抬到了历史危险线。 更夸张的是科技股,用户提的英伟达动态市盈率 180 倍真不是特例,要知道 2000 年互联网泡沫最疯狂时,微软的峰值也才 80 倍,现在英伟达直接翻倍还多,难怪有人说这是把 AI 概念炒成了 “永动机”,仿佛只要沾点 AI 边,亏损都能变成估值催化剂。 国内的科技龙头指数市盈率也飙到了 65 倍,阿里靠着 AI 相关收入连续 8 个季度三位数增长,股价半年涨近 100%,市值冲回 3 万亿港元,这背后多少是业绩支撑,多少是泡沫水分,明眼人都能看出几分。 更关键的是,鲍威尔敢说这话,是因为美联储已经没多少印钱的余地了。之前市场还盼着 9 月降息救市,但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直接冲破 5% 的心理关口,这个点位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仅戳破了 “低利率永续” 的幻想,还触发了算法交易的抛售开关,毕竟 5% 的无风险收益摆在那,谁还愿意冒风险去追高估值股票。 要知道 2008 年之后的牛市,本质上是靠廉价流动性堆起来的,QE1 让标普涨 37%,QE2 再涨 28%,但现在美国联邦债务越堆越高,债券发行量还在增加,再印钱只会让通胀和债务问题更恶化,就像给膨胀的气球继续打气,早晚要爆。 鲍威尔讲话当天市场的反应就很真实,纳指直接跌了 0.95%,英伟达跌了 2.82%,一夜之间市值蒸发超 8900 亿元,甲骨文更是跌超 4%,那些之前靠 AI 概念飞天的科技股,瞬间被打回原形。 这可不是偶然,长期美债收益率突破 5% 后,资本成本直线上升,那些靠烧钱扩张、依赖高估值融资的企业日子难过了,之前大家敢追 180 倍市盈率的英伟达,是赌流动性会一直宽松,现在鲍威尔直接断了这个念想,等于给 “躺赚游戏” 按下了停止键。 其实早有征兆,市场早就出现了分裂,一边盼着短期降息,一边看着长期利率飙升,这说明大家都知道印钱的老路走不通了。过去美联储还遮遮掩掩,怕戳破泡沫引发恐慌,现在鲍威尔干脆不装了,毕竟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都站上 5% 了,再放任估值疯涨,将来摔得更惨。 那些还抱着 “AI 能无限推高股价” 幻想的投资者,得好好看看历史,2000 年纳斯达克平均市盈率 152 倍,最后还不是跌得一地鸡毛,现在虽然科技股盈利比当年好点,但 180 倍的英伟达,跟当年的泡沫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 说到底,鲍威尔这席话就是给市场划了条红线,靠印钱续命的狂欢该结束了。过去那种闭着眼买科技股就能赚钱的日子,就像被扎破的气球,再也鼓不起来了。 毕竟美联储再有钱,也填不满不断扩大的债务窟窿,更扛不住 5% 收益率带来的估值压力,这场靠流动性撑起来的盛宴,终于要散场了。

评论列表

tb88432030
tb88432030 1
2025-09-27 20:40
鲍威尔说的是美股估值太高,到你这里就成了全球资产估值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