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唠叨更让人烦的是: “过度提醒”…… 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刚从冰箱拿出饮料,手还没离开瓶身,身后就传来一句“赶紧把冰箱门关上”;换好鞋正要出门,耳边立刻响起“别忘了带垃圾”;刚走到阳台想透透气,客厅的声音已经追过来:“阳台衣服记得收一下”;坐上汽车刚扶住方向盘,副驾就传来比你还专业的:“安全带系上,前面看路,开慢点”…… 这些本就计划好要做的事,被人抢先一步“提醒”,心里总像塞了团棉花——不是感激,反是莫名的烦躁。 有人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我太没责任心,才让人不放心?可细想,这些事从没搞砸过。问题根本不在被提醒者的责任心,而在提醒者的控制欲与不信任。 有些人的提醒,是想让一切按自己的节奏走,哪怕是别人的行动,也要纳入“指令”框架;还有人是借提醒确认安全感,潜意识里不信对方能主动做好。他们误以为是关心,却没意识到这是在传递“你不行”的信号。 更糟的是,长期被过度提醒,人反而会变被动——就像总被催写作业的孩子,慢慢没了主动意识。这不是没责任心,是主动意识被消磨了。 过度提醒从不是“为你好”,而是消耗关系的刺。相处的智慧,是相信对方能做好,适时闭嘴。 你有没有被“过度提醒”的烦躁时刻?或是自己曾不经意间也变成了“提醒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过度提醒有多烦 人际交往中的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