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走消费路,硬刚核心技术,新路能否破局? 最近刷到个视频,说咱们这儿的工厂开始造能自己拼手机的机器人了,我琢磨这不就是以前新闻里总提的智能制造吗,可没想到连摆摊卖水果的李叔都说了,这回政府真要动真格的了,连发钱拉动消费这招都不用了。 其实这份决心早就有了苗头,上个月听说美国那边出了份关于中国的报告,说咱们正站在一个岔路口,前面要么继续靠房地产和基建撑着,要么就得换条路走,报告里提了三个难处,地方债压得人喘不过气,人口红利慢慢没了,外头的人总想卡你的脖子,这些词我听不太懂,但意思大概能明白,过去那套办法,真走不通了。 最让我没想到的是,西方专家说的发钱刺激消费,咱们压根没听,有人说这是怕学拉美,可到底怎么个学法呢,你看隔壁老王那厂子,去年差点关门,就因为做低端鞋袜赚不到钱,工人月月拿不到几个钱,真要发钱让他们多花,顶多撑个三五年,还是得垮,反过来看县城新来的芯片厂,工人一个月能挣两万,靠的不是钱,是活儿,是技术,钱得从干活里挣出来,不能靠天上掉。 钱从哪儿来才是真问题,我表哥在银行上班,总说现在贷款都往高科技园区堆,连我们老家想修个菜市场都批不下来,可要是把钱全扔进消费里,花完就没了,既没建起工厂,也没攒下技术。 最要紧的还是那几个卡脖子的技术,买手机的时候国产芯片能用,可关键材料还得靠进口,要是这关过不去,哪怕全民都买国产手机,关键时刻还是得被人掐住脖子,这就像打游戏攒装备,现在手里都是青铜件,但得一步步往神装上走。 最近股市涨得挺猛,我表姐说这波主要是科技股带起来的,她们讲国家资金像根棍子,专门往芯片、新能源这些地方戳,我虽然看不懂K线图,但能感觉到不一样了,以前大家抢着买房,现在更看重搞研发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普通人日子也慢慢变了,我表弟在汽车厂干活,以前全靠手装零件,现在车间里机器人越来越多,他说虽然忙了些,但工资涨了,还学会了新本事,这大概就是报告里说的高薪岗位吧,至少现在他想着攒钱买房,不再总抱怨收入低了。 要说风险,确实有,搞高科技得投大钱,回报又慢,万一钱打了水漂怎么办,可要是还走老路,地方债越堆越高,到时候更难收场,就像开船,现在改道虽然晃,总比等着船沉了再跳水强。 最后看那份报告,结论其实挺实在,中国现在不靠短期刺激消费,而是想把制造业做到全球最顶尖,就像下围棋,宁可放弃边上小块地盘,也要在中央围出大局面,能不能成,可能得等我们这代人三十岁以后才看得出来,但至少现在,连我这种普通打工人,也开始听人说起新质生产力这个词了,这大概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