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浙江,谢大姐有一栋4层楼带院子的房子,结果,在自家院子停车,竟然每月要被社区收150元停车费,她认为太不合理,自家院子停车也要交费?租客找她从房费里扣除,谢大姐找到社区反馈,结果让她很不满意。 杭州萧山瓜沥镇新凉亭社区入口那道新道闸,没装多久就成了谢大姐的烦心事。 不是道闸挡了路,而是它带来的停车收费规矩 —— 连自家小院里停的租客车辆,每月都要交 150 块,这让她实在没法接受。 事情得从谢大姐的房子说起。 十多年前,她在这个社区建了栋四层楼,楼后带个小院,自己没住,改成了出租房,一层一户租给四户人家。 租客们也靠谱,从房子建好就租在这里,跟谢大姐处得像一家人,每层每月 1200 块的租金,这么多年从没断过,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四户租客每家都有车,以前没道闸的时候,两辆停在小院里,另外两辆停在社区路边的公共区域,没人说过要收费。 今年 7 月,社区突然装了道闸,还立了块牌子,写着 “本村村民出租户小轿车、本村园区商户经商小轿车办理包月,按月缴费 150 元,按年缴费 1500 元”,办手续得拿租房协议或暂住证明。 社区李副主任说,这么做是因为社区离地铁 7 号线坎山站近,人多车多,路又窄,好多住户都把房子租出去了,租客的车一多,本地居民都没地方停车,以前还常有人为抢车位吵架,收费就是为了管秩序。 规矩一实施,租客先交了两个月的停车费,之后就找到谢大姐,说这钱得从租金里扣。 租客觉得,车是因为租了她的房子才停在这儿的,这笔费用不该自己全担。 谢大姐一听就犯了难:自家小院是私人区域,又不是社区的公共地方,租客的车停在院里,没占社区一寸地,凭啥要交钱? 两辆就是 300 块一个月,一年下来 3600 块,全从租金里扣,自己平白少了一笔收入。 她赶紧去找社区反馈,李副主任说这规矩不是针对她一家,是居民代表一起投票定的,现在小区车多管不住,只能这么办。 谢大姐强调小院是私人的,不该收这部分费用,可对方只说会把意见记下来往上反馈,没给任何准信,这让她特别不满意。 后来这事儿传开,网上也有不少讨论。 有不少网友站在谢大姐这边,觉得这收费实在没道理。 他们说,小院是谢大姐的私人区域,又不是社区的公共停车场,租客的车停在自己房东的院子里,没占着小区公共道路或车位,社区凭啥伸手收钱? 也有网友理解社区的难处,觉得收费不是没原因。 他们提到,地铁口附近的社区车多车位少是普遍问题,要是不设规矩,租客的车乱停,本地居民更没地方停车,之前抢车位吵架的情况也得重演。 “规矩得一视同仁,要是给谢大姐开了特例,其他有私人小院的出租户都效仿,社区更没法管了,最后还是一团乱。” 还有些网友看得比较中立,觉得矛盾的核心不是 “该不该收”,而是 “怎么收”。 他们说,社区不该搞 “一刀切”,应该先上门核实每家的情况,分清哪些是私人院落、哪些是公共区域,只对停在公共区域的出租户车辆收费,这样既维护了秩序,也不侵犯居民的私人权益。 现在谢大姐没闲着,正翻找房子的宅基地证明,想确认小院是自己的私人区域,拿着证明再跟社区谈。 她还想着,要是证明不好找,就在小院装个简易围栏,把私人区域划清楚,这样社区总没理由再收小院里的停车费了。 社区那边也说,之后会细化停车位分布,还计划在闲置空地上加建公共停车位,缓解车位紧张的问题。 其实谢大姐的诉求很简单:自家小院的停车费不该交;社区的想法也不难理解:想管好停车秩序。 可现在的规矩没分清私人和公共区域,“一刀切” 地收所有出租户的停车费,才把简单的事儿变复杂了。 要是两边能坐下来,先把区域界限划明白,再调整下收费规则,说不定这桩烦心事早就解决了。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 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