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召回计划,将召回116887台小米SU7。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车型在L2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针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因该功能造成的投诉索赔情况发生6例,未发生事故及人员伤亡情况。
小米汽车召回消息一出,便迅速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有网友直言:“宁愿智驾晚来一点,也不要带着缺陷早来一点。”还有网友提出疑问:“车辆上市前的安全测试没有做到位吗?”不过,也有网友对小米的应对持肯定态度,认为“小米汽车此举敢于直面问题,希望小米能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产品安全性能”。
目前已有车主完成车机升级,车主张先生表示:“车机升级很方便,仅用20多分钟就完成了版本更新。”谈及召回公告中提及的车辆安全隐患,张先生告诉记者:“在今年3月三名高校学生因交通事故遇难后,自己对辅助驾驶的使用变得更加谨慎,极大减少了对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希望此次升级后,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可以得到切实保障。”
车主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对辅助驾驶一直保持积极的看法,辅助驾驶功能的更新后,我在城市快速路开启车道居中辅助系统(LCC)时,车辆能成功避让压线的大型车辆,避让后还能自动回到原车道。”
他还提到,小米汽车新增的泊车偏移辅助功能也是自己关注的重点:“平时停车常会遇到各种复杂车位情况,这个功能能根据车位周边环境,在泊车辅助开启前或暂停时,手动选择偏移方向,有效解决上下车不便的问题。不过它的实际实用性,还需要后续用车时进一步观察。”
最后,王先生表示,“对于此次车机升级至XiaomiHyperOS1.10.0,我总体感觉辅助驾驶的安全性是有提升的。不过我也不会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开启辅助功能时也会集中注意力观察路况。”
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张进华曾表示“当前我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已进入市场规模化应用阶段,NOA等相关功能应用快速普及。然而技术的成熟度与市场的热度存在偏离,感知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局限性仍然客观存在,组合驾驶辅助产品从可用到好用仍有距离,车企宣传边界模糊、用户认知偏差等问题日益凸显,部分驾驶员对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概念混淆,因驾驶员错误使用驾驶辅助功能导致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共实施汽车产品召回60次,涉及缺陷车辆506.88万辆。
记者:吕高凡编辑:俞丹校对:汤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