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

必须追责!青海,一女子入住酒店时,见房间里有瓶矿泉水,她就随手拿起来喝了口,谁知下一秒有股灼烧感就从喉咙蔓延开来,女子赶紧将水放下,用手电照向瓶子时,才发现里面装的根本不是水,闻了下还有刺鼻气味,她怀疑自己喝的是清洁剂,去医院检查,显示消化道灼伤,随后她找到酒店要说法,可对方的答复却让她十分不满! 据抚州发布9月18日报道,在北京工作的白女士,前些日子去青海旅游,本想着是趟开开心心的旅程,结果却在酒店里栽了个大跟头。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晚上,白女士和朋友办完入住手续,进了房间,舟车劳顿的,人又累又渴,她看到梳妆台上放着一瓶矿泉水,包装看着也没啥问题,就跟咱们平时买的一样。 当时屋里光线比较暗,她也没多想,拧开盖子就灌了一大口,可就这一口,坏事了!水一进嘴,感觉就不对劲,黏糊糊的,跟吞了肥皂水似的,紧接着,喉咙里就传来一阵火辣辣的灼烧感。 她赶紧把嘴里的液体吐了出来,但喉咙已经非常难受了,这哪是矿泉水啊?白女士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拿起那个瓶子仔细看,她打开手机手电筒一照,魂儿都快吓飞了! 瓶子里的液体根本不是清澈透明的,而是泛着淡淡的蓝色,她把瓶子晃了晃,里面立马起了好多泡沫,而且半天都消不下去。 凑到瓶口闻了一下,一股刺鼻的味道直冲脑门,特别像那种劣质的消毒水,这下白女士彻底慌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喝了什么化学品。 朋友见状也吓坏了,俩人不敢耽搁,赶紧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完,诊断结果是消化道灼伤,万幸的是,因为她吐得及时,喝下去的量不多,情况不算特别严重,但这个罪可是实实在在地受了。 身体上的痛苦稍微缓解了点,心里的火气却噌噌往上冒,白女士找到了酒店的工作人员,可酒店那边的态度,真是让人寒心。 他们承认有这么个事,也承认那瓶东西是在他们客房里发现的,但是,当白女士追问这瓶蓝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又是谁放进去的时候,酒店工作人员却开始推卸责任了,他们一口咬定,酒店里根本没有这种化学品,清洁工用的清洁剂也不是这样的。 言下之意就是,这东西跟他们没关系,最后,对方还甩下一句:“你要是不满意,可以走司法程序去起诉我们。” 这话一说出来,白女士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吗?东西是在你的房间里,现在客人喝了出了事,你不先想着赶紧调查清楚、安抚客人,反倒是一副“你奈我何”的架势。 有网友说得好:“东西在客房里,不是工作人员放的,难不成是客人自己带进去害自己?退一万步说,就算是上一个客人留下的,你们打扫卫生的人是干什么吃的?看不见吗?” 还有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说他住酒店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保洁阿姨会把一些有腐蚀性的清洁液,装在和房间里免费提供的一模一样的矿泉水瓶里,方便使用。 他说当时幸亏自己多看了一眼,不然真的喝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个评论看得人心里直发毛,原来这种操作并不是个例,而是某些酒店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酒店的管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把“标准化管理”、“顾客至上”挂在嘴边,可连“危险化学品不能用食品容器盛装”这种最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做不到,这简直就是拿客人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为了自己打扫方便,就随手拿个矿泉水瓶装清洁剂,这种行为背后,是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和侥C幸心理,现在,当地的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了。 我们希望这个调查不要只停留在表面,一定要查清楚这瓶蓝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成分,到底是谁把它放在了矿泉水瓶里,又是怎么会出现在白女士的房间里的。 这不仅仅是给白女士一个交代,更是为了消除一个巨大的公共安全隐患,白女士这次遭受的罪,谁来赔偿?食道灼伤可不是小事,后续的治疗费、因为这事耽误工作的误工费,还有这次惊吓带来的精神损失,难道就凭酒店一句冷冰冰的“走司法程序”就能一笔勾销吗? 作为经营场所,酒店对进入其经营范围内的消费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现在出了事,想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哪有那么容易! 这件事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有网友说:“以后住酒店,瓶盖被拧开过的水,渴死我都不喝!” 这话虽然有点极端,但反映出的却是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以后出门在外,对于酒店提供的这些入口的东西,我们真的要多个心眼,喝之前仔细检查一下,看看包装是否完好,闻闻有没有异味。 希望这件事能有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让白女士得到应有的赔偿,也希望所有酒店都能引以为戒,别再让这种“要命”的矿泉水出现在任何一个房间里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你们住酒店时,会留意这些细节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信源:抚州发布2025-9-18——女子在酒店疑喝到瓶装不明液体,导致喉咙、消化道灼伤,液体呈淡蓝色摇晃有泡沫,可能是清洁剂,酒店:不清楚液体来源 公安已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