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报道,四川,男子回乡创办工厂17年,欠下银行债务1400万元,然而银行却突然将这笔债务以126万元打包转卖给4个自然债权人手中。谁知5年多时间,这笔债务越滚越大,已达到了5125万元。现在,4债权人要求将男子的厂房拍卖还钱,男子不同意,质疑债务的虚高,以及债权的真实性,可债权人们却坚称获得债权的程序是合法的。 青龙金属厂房要被拍卖的事已进入法院程序,眉山天府新区青龙园区 3 个社区的 186 个员工家庭却犯了难:有的孩子放学没人管,有的老人没人照顾,还有人因担心失业焦虑失眠。 可这些难处,社区没提前发现,也没和处理纠纷的部门配合,暴露出社区在民生问题上的 “缺位”。 先说社区网格员的问题。 3 个社区分了 28 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员,本该摸清员工家庭需求。 但 2025 年 3 月的记录显示,186 名员工仅 72 人被登记,还只记了姓名、住址和电话,像家里有没有独居老人、需不需要托管孩子这些关键信息全没写。 比如青龙社区网格员负责的网格里,鑫源机械 23 户员工家有 8 户要照顾独居老人、5 户需托管孩子,记录里却没提。 等厂房要拍卖的消息传来,网格员只能逐户排查,30% 的困难家庭 15 天后才被关注,错过帮扶时机。 再看社区服务和员工需求对不上。 青龙社区有 “四点半课堂” 和 “日间照料中心”,新城社区有 “心理疏导室”,这些本可解员工燃眉之急。 可直到 2025 年 4 月园区管委会协调,社区才知道员工的难处。 之前社区和企业没搭过线 —— 企业没说员工困难,社区也没主动问。 永利五金 12 名员工因焦虑需要心理疏导,却不知道社区有相关服务。 鑫源机械 8 名员工孩子需托管,社区课堂还空着 10 个名额,就因信息不通,资源全浪费了。 社区应急帮扶小组也没啥用。 按规定社区得组应急小组,可这 3 个社区的小组只是 “纸上有名”。 青龙社区小组是 5 个兼职人员,不懂心理疏导也不懂法律。 新城社区没做 “企业停产帮扶方案”,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 2025 年 3 月,有员工因还不上房贷求助,社区没应急资金,只能让他找亲戚借,最后这人只能抵押家里东西。 更糟的是社区和法院、政府部门没配合好。 法院要拍卖厂房,本该提前和社区商量民生保障,可彭山区法院只发了个书面通知,让社区 “稳住员工情绪”,没说拍卖时间、受影响员工数量这些关键信息。 社区不懂法律,没法给员工解释,后来找人社、民政部门要帮扶资源,又卡在 “证明” 上。 民政要法院开的失业风险证明,法院让社区先收集员工困难情况,互相推诿,救助金一个月后才发下来。 其实有好的例子能对比。 2024 年成都双流区有家企业欠了钱快停产,当地社区早早就介入。 网格员摸清 56 户困难家庭情况,用课堂解决孩子托管,让照料中心上门照顾老人,还联合法院给员工普法。 最后企业通过债务重组没停产,员工家也没受影响。 反观青龙园区社区,既没提前行动,也没建立配合机制,只能被动应付。 现在眉山市开始改进,建 “企业出问题,社区快响应” 机制。 要求社区每月和企业对接,更新员工家庭信息。 应急小组加专业人士,提前做帮扶方案。 法院要把详细情况告诉社区。 社区找部门要资源,不用开一堆证明。 说到底,社区是帮老百姓的最后一环,碰到厂房拍卖、企业停产这种事,绝不能缺位。 只要社区提前摸清情况、用好服务、做好配合,就能帮员工家少受很多罪。 只有社区、法院、政府和企业拧成一股绳,才能既解决纠纷,又不影响老百姓日子。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网上后,有网友表示,员工家孩子没人管、老人没人顾,社区网格员居然连信息都没记全,有服务也不主动说,这不就是 “占着位置不干事”?真要是厂房拍了,那么多家庭咋办,希望改进措施能落到实处,别再让老百姓着急。 还有网友表示,对比双流区的做法,青龙园区社区也太被动了!人家提前介入解决托管、照料问题,这边却要等管委会协调才知情,部门之间还互相推证明,救助金拖一个月,这效率咋帮人? 也有网友表示,最心疼那个还不上房贷抵押东西的员工!社区应急小组就是个空架子,不懂专业还没资金,遇到事只能让找亲戚,这哪是帮扶? 希望新规能真管用,社区、法院、政府好好配合,别再让员工受这罪。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