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伴随福建舰海试进程的展开,针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话题越来越多,同时也涌现出一些争论,部分人员坚决反对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声称不打仗优点多多,一打仗全是缺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核动力航母技术尚且不成熟,拿2025年央视的回应来说,中方并没有打着跟美国竞争的想法去发展海军,而是根据自身节奏和发展状况进行研究。 这种质疑并不是对航母作用的否认,而是担心核动力背后的成本和风险,没错,核动力最大的优势就是能让航母长期待在海上,不用天天算油料的问题。 但问题也很直接,换料复杂、维护费高昂,牵扯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大,一旦战事突然爆发,而它正好处在维修时间窗里,那就可能出现尴尬局面。 美国的经验是经常被拿来举例的,毕竟他们是目前唯一把一整支核动力航母编队运营到位的国家。 但即使是美国,航母进厂大修也得几年起,别说远洋作战了,光停港维护就能让一艘庞然大物“趴窝”好久。 更别说核材料万一出现泄漏,风险和影响不是一般国家愿意承担的。 所以有人就认为,常规动力虽然笨点,却胜在可控,航母数量一旦上来,战时出动反而更稳。 但讨论到这里,问题就不只是要不要核动力那么简单了。 造常规航母,中国已经具备完整链条,造核潜艇咱也能搞,但把核反应堆塞进航母里,还要考虑动力传导、战斗系统、全舰管理,这已经是另一种全局性挑战。 技术突破是一部分,更大的考验是如何让海军体系整体去消化吸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态度其实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冷静得多,表态中多次提到,发展核动力航母并不是为了和美军赛跑,而是按照自身需求和节奏来走。 这种“不急不躁”的姿态和外界的热炒形成了鲜明对比。说白了,中国清楚这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国际局势给出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俄乌冲突、南海矛盾都在说明,大国之间的摩擦不会停。 要是只顾眼下稳定、不往前迈,长期看总会受限。核动力航母并不仅仅是一艘舰艇,它也是科技水准和大国地位的一张“明牌”,如果停步不前,未来可能在远海战略中掉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立刻要抛弃常规航母。常规型的优势也很明显,建设周期短、维护省事,能保证近中期的战斗力。 核动力则更像一张通往未来的“门票”,意义不在于此刻的能打多少仗,而是几十年后中国是不是有能力在远海真正立得住。 其实这场争论反映的就是两种心态,一种注重稳妥,不想过早冒险;另一种强调突破,认为必须跨过去才能真正强大。 但这没有绝对对错,中国该走的路还是“两手抓”,毕竟大国要想在关键节点做到不被动,每一步都得提前布局。 所以中国要的不是追求一时的炫耀,而是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常规航母保驾护航,核动力航母则是必须跨越的坎。 只有两条路一起走,才能确保眼下安全不断档,未来也能站到更高一层。 【参考资料: 现代航母面临很多“二选一”:大还是小?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丨环球时报 外交部:敦促美方有关人士树立正确对华认知丨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