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9月15日,上海普陀、徐汇等多区的中小学午餐"虾仁炒蛋"被学生和家长反映散发刺鼻

9月15日,上海普陀、徐汇等多区的中小学午餐"虾仁炒蛋"被学生和家长反映散发刺鼻臭味。学校紧急撤换菜品,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由于有了先前罗永浩和西贝的骂战风波做了铺垫,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大量传播讨论,尤其是得到了大量家长的讨论。事件背后的承包单位就是霸据上海中小学集体供餐多年的绿捷,全称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多校午餐撤菜是否发臭得说清楚

我也看到了一份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的学生午餐周菜单,根据菜单显示也是上海绿捷承包的。今天我不讨论什么虾仁臭不臭的问题,也不想说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个问题压根不值得我们讨论,因为纯粹是餐饮从业者的底线,是底线!

作为营养专业人士,我是来带大家看看这份学生午餐菜单,是有多么的不用心,多么的草台班子!

1、存在大量高脂深加工肉制品

培根、鱼米花、咖喱鱼蛋、卡兹脆鸡排、方腿、黄金鱼排。这些高脂深加工肉制品,本身就不应作为儿童青少年主要的肉类摄入来源。

《GB/T 45701-2025 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明确指出,冷冻肉制品、油炸食品以及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应慎用,以新鲜肉制品为优先。虽然这份国标要到今年12月才落地生效,但早在199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第八条,就明确指出:学生集体用餐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

何谓新鲜原料?想必每个去菜市场买过菜的人都知道。类似于绿捷这种大公司,还想在字眼上斟酌狡辩嘛?

2、能量计算有问题

我很好奇每餐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是如何计算得到的。

左侧的原料里,除了少数天然食材是可计算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料名称。单纯从小学生营养特点来说,以10岁男孩为例,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每天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40g。

而菜单里比如周二午餐仅仅一餐,根据展示的数据,光午餐这一餐的蛋白质含量就已经达到了36.1g,占了全天蛋白质摄入量的90%。

这要么是计算结果有问题,要么就是午餐食物组合有问题,总之就是不符合儿童营养需要特点。对了,5天里有4天把热量单位kcal错写成了keal。

这不是草台班子是什么?往严格来说,上海市静安区闸北实验小学的这周午餐配制,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第二条里,根据营养要求而配置的膳食了!属于妥妥的违法行为!

3、原料食材不透明

①周一B餐:食谱制作时用的都应该是原材料名称,那么方肉到底是什么肉?在上海的民间叫法里,方肉值得就是火腿肉,午餐肉。那么用了方肉为何还要用后腿肉?后腿肉却属于原材料名称,这又是为何?方肉用了60g,后腿肉只用15g?孩子不配吃新鲜的猪肉吗?

②每天的时蔬到底是什么?

每天都是炒时蔬,到底是什么蔬菜?连时蔬种类都不确定,是如何计算后面的热量和营养素的?另外不固定蔬菜品种,就意味着供餐单位更容易做手脚,不同蔬菜的价格差异明显,在成本核算时也存在很大漏洞。这个监管部门应该仔细查一查!

③不标明预制菜

咕咾肉的原料是什么?是半成品还是食堂自己上浆自己做的?周五的红烧狮子头65g肉圆1只到底是什么?里面的肉圆是半成品还是自己用肉糜做的?这些如果是预制菜,就应该公开预制菜的品牌和详细的配料以及营养素信息,供社会监督。

如果是食堂自己制作加工的,那就应该展现原材料名称,而不是直接放一个菜名。比如咕咾肉的原料就应该是猪里脊、猪梅花肉等;肉圆的原料就应该是猪肉糜......

此外还有每天食用油用的是什么类型的,什么牌子的,用了多少?调味料用了哪些,这些统统没有公开。那又是如何计算出能量、蛋白质和脂肪这些营养素含量具体数字的?

其实上海中小学午餐的问题,我希望只是个别现象。毕竟我也看到很多人晒得深圳学生午餐还是挺不错的。这说明同样在中国,深圳能做好的,上海为什么做不到?这显然就是人的问题了。既然是人的问题,那该查查、该改改。上海多校午餐撤菜是否发臭得说清楚

总结

很多人都会说:食品安全第一位。没错也没问题,但食品安全应该是供餐单位的底线。在面对学生午餐时,一味地强调食品安全这无异于是本末倒置、抱枝拾叶。学生午餐更应该关注的是营养和美味,当我们只谈食品安全时,这显然就是一种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