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乌克兰武装部队前任总司令扎卢日内称,如果乌克兰再不停火,一直维持现在的防御策略和资源动员模式的话,俄乌战争可能要持续到2034年。 扎卢日内最清楚前线的猫腻,他说从2024年阿夫杰耶夫卡战役之后,俄罗斯人就换了玩法,不再一门心思抢地盘,改成了慢慢消耗乌军有生力量的消耗战。这招够狠,就像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熬干乌克兰的血。 美国战争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摆在那儿,俄军这三年多也就多占了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却付出了40万人伤亡的代价,平均每平方公里就倒下20个士兵,这仗打得有多血腥可想而知。 可乌克兰这边的日子更难熬。今年年初美国突然断了军援,那些在路上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布雷德利"战车全都被冻在了波兰的物流中心,一下子就掐断了乌军的补给线。 欧洲国家虽然喊着要补上窟窿,承诺每年给200亿欧元援助,但真要拿出能顶美国援助的家伙事儿,还差得远。 乌克兰自己的情报官员都急了,说照这架势,美国援助的武器顶多撑到夏天,到时候别说反攻,能不能守住现有防线都难说。 前线士兵现在是真难,防空导弹成了稀罕物,俄罗斯的空袭一来,只能在保机场还是保发电厂之间做选择题。 有前线士兵说,现在每一发炮弹都得省着用,以前一天能打几千发炮弹的炮兵阵地,现在几天才能凑齐一次齐射的弹药。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都坦言,这可是拿数千士兵的生命在赌。 反观俄罗斯那边,虽然西方制裁喊得震天响,可军工生产却开足了马力。普京今年在军工会议上得意地说,坦克产量比战前翻了5倍多,炮弹更是增产17倍,每天能往前线送4000架FPV无人机。 为了凑够兵源,俄罗斯把军队规模扩到了132万,合同兵月薪开到21万卢布,硬是靠钱和爱国口号稳住了兵源。 不过这背后的代价也不小,2024年俄罗斯军费占了GDP的6%,比社会福利支出还高,民用产业缺血严重,今年上半年制造业产量掉了10%。 扎卢日内急就急在这儿,乌克兰现在的打法就是被动挨打,俄罗斯却在调整战术。俄军不再搞大规模装甲突击,改成用无人机侦察、火炮覆盖的套路,每天消耗乌军几十号人,积少成多就成了大麻烦。 而乌克兰这边,征兵已经越来越难,连五十多岁的老兵都被拉回了前线,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都在下降。 更要命的是双方的战争潜力差距在拉大。俄罗斯靠着能源出口,去年原油收入还涨了3%,虽然卖得比国际价便宜,但总算保住了经济基本盘。 他们还把工厂改成三班倒的战时模式,连苏联时期的老旧坦克都翻出来翻新了送往前线。而乌克兰的经济早就千疮百孔,全靠外援吊着一口气,现在这口气都快接不上了。 扎卢日内的警告其实是在敲警钟,继续这么耗下去,乌克兰耗不起。俄罗斯那边虽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40万伤亡背后是数十万家庭的破碎,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但他们的战争机器还在转。 乌克兰要是不赶紧变招,从被动防御转向更灵活的战术,同时想办法解决武器和兵源的问题,别说2034年,能不能撑到下一个冬天都不好说。 这场仗打到现在,早就不只是战场上的厮杀了,更是双方国力和意志的较量。扎卢日内把话挑明,其实是想逼着决策者们清醒过来,再这么浑浑噩噩地打下去,最后可能真的要把整个国家都耗干了。 毕竟战争不是数字游戏,每一个伤亡数字背后都是一条人命,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浸透着鲜血,这样的日子谁也不想再过十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