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周恩来安排25岁的女特工王曼霞打入国民党高层刺探情报,谁料她竟嫁给了国军高官,身份暴露后,她跟丈夫摊牌:给你两条路,要么告发抓我,要么离婚。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战火的阴影已笼罩华北大地,25岁的王曼霞自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毕业后,接受了周恩来的直接指派,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举止优雅,谈吐不凡。 青年时期,她亲眼见到战乱中的饥饿与流离,由此决意投身革命,经过数年的历练,她已从昔日的书卷女子,转变为沉稳果敢的地下工作者,这一年,她肩负起一项极为危险的任务,打入国民党高层,接近一名军中重要人物,搜集关键情报。 她的目标,是国民党军官陈尔晋,此人出身黄埔军校,曾在抗战中表现出色,深得蒋介石的器重。 陈尔晋作风正派,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因此长期以来就被共产党视为有可能争取的对象,周恩来经过审慎考量,认为必须由一位沉着而有魅力的特工接触他,而王曼霞正是合适人选。 以富商秘书的身份作掩护,王曼霞出入上层社交场合,一次盛大的舞会上,她终于与陈尔晋相识,两人谈论起时局与学问,竟生出意外的投契。 王曼霞的聪慧与气度让陈尔晋印象深刻,而他那种直率又充满理想主义的性格,也吸引了她,原本冷静的工作逐渐染上私人情感的色彩。 组织对这段关系并未阻止,甚至默许她继续接近,认为这或许有助于争取陈尔晋的立场,数月后,两人步入婚姻,婚礼隆重,宾客云集,她以军官夫人的身份堂而皇之地进入国民党高层的圈子。 婚后她表面上是贤淑的妻子,实则暗中肩负重任,凭借丈夫的身份,她频繁出席各种宴会,耳闻目睹的消息通过精心设计的渠道传出,每一次都小心翼翼,从不留下蛛丝马迹。 长期的潜伏终究难以完美掩饰,陈尔晋渐渐觉察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他注意到妻子常在深夜外出,或对军事事务表现出过分敏锐的兴趣,起初他并未深究,只是暗暗疑惑。 但当他在书柜隐秘处发现几份陌生文件时,怀疑逐渐变成了确定,眼前的事实让他陷入痛苦,他深爱的妻子,竟然是共产党安排在自己身边的特工。 在那沉重的夜晚,王曼霞并未再闪躲,她冷静地向丈夫表明身份,并给出了两个选择,可以将她揭发交出,也可以结束这段婚姻,局势逼人,她别无退路,只能把命运交给眼前的人。 陈尔晋经过长时间的思索,没有选择告发,也没有选择离开,他没有说出更多解释,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从那以后,他逐步与妻子站到了一起,并在组织的安排下接触中共高层,最终成为一名新的同志。 从此两人不只是夫妻,更是并肩作战的伙伴,陈尔晋仍旧在国民党体系中任职,表面忠于上峰,暗中却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他利用手中的便利,甚至将弟弟送往延安投身革命,王曼霞则继续活跃在各类高层场合,打探重要战略动向,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心意相通,外界很难察觉他们的真实身份。 随着抗战胜利,形势发生转变,内战的阴云再次压下,王曼霞与陈尔晋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陈尔晋曾变卖上海的房产,将所得金条化作望远镜与军需物资,暗中输送到解放区,被人称作“没有编制的后勤部长”,他们深知这条道路布满荆棘,却从未退缩。 1949年春天,解放军准备渡江,上海的未来成为关键,夫妇俩接到指令,负责策反守军,为上海和平解放铺路,他们开始秘密接触军官,谋划在关键时刻发动内应。 可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党内出现叛徒,计划被泄露,5月初,王曼霞在行动中被捕,不久陈尔晋亦遭逮捕,他本有机会脱身,却选择留下,与妻子共进退。 在牢狱之中,敌人企图从他们口中撬出潜伏人员的情报,刑讯残酷,威逼利诱交替而来,但他们始终保持沉默,此时王曼霞已怀有六个月的身孕,仍旧坚守誓言,陈尔晋伴在一旁,同样坚不可摧,两人都明白,大势已近,黎明即将到来。 数日之后,他们被押赴刑场,距离上海解放仅剩数日,这对革命伴侣未能等到新中国的曙光,却以生命守住了秘密,他们的牺牲被铭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追认他们为烈士,以表彰他们的功勋。 王曼霞的一生,从1938年接受使命那一刻起,便注定走在危险与牺牲的道路上,她与陈尔晋的爱情,并非单纯的儿女情长,而是在民族命运中的共同选择。 那夜她的“二选一”,最终换来的是并肩作战的坚定信仰,直至生命的尽头,他们的故事都在提醒后人,真正的爱情,是在信仰与责任面前仍不放弃彼此。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上海热线——上海战役中的一对革命伉俪 硝烟里的红色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