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事实让外媒惊讶:中国年轻人买手机、买车、买衣服的心态都彻底变了! 过去几年,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了一场静默革命。Z世代不再盲目追捧国际大牌,转而拥抱国产手机、汽车和服饰。 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销售数据上,更源于年轻人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和国产品牌质的飞跃6。从核心技术突破到设计理念创新,中国品牌正在全球市场写下新规则。 手机市场格局已经重构。去年iPhone在中国销量下滑了17%,而华为则实现了37%的逆势增长。这种变化意味着年轻人选择手机时,更注重产品性能、性价比和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 近五年国产品牌高端手机机型关注度占比从52%上升至82%。5G、自主芯片、AI摄影、全面屏、快充等成为最受热议的国产手机黑科技话题。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品牌总热度比例从45%提升至75%,达到海外品牌三倍。 在汽车领域,问界、仰望、理想等高端国产品牌迅速崛起,成为市场新宠。相比之下,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车品牌销量遭遇显著下滑。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营收高达3712亿元,净利润155亿,研发投入却达到309亿,几乎是净利润的两倍。这种对技术研发的执着,体现了比亚迪“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理念。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革命性地将电池包与车身底盘深度集成。易四方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平台彻底摒弃传统转向柱与制动卡钳,通过四个独立高功率驱动电机,实现对每个车轮的扭矩、转速、方向的毫秒级精准控制。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高达249万辆,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超过112个国家和地区。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国家,比亚迪成为当地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服饰领域同样出现国货热潮。安踏已经成功超越耐克,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头羊。随着《梦华录》等影视作品的热播,年轻人之间掀起国风女装潮流。 数据显示,在《梦华录》开播之后,唯品会上的国风女装销量在一个月之内暴涨了54%。5月以来,唯品会上面的旗袍的销量甚至也暴涨了9倍以上。 日媒《每日新闻》发出感叹:“中国本土品牌在Z世代群体中大受欢迎”。这不仅意味着国产服装品牌的崛起,更说明了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变得越来越高。 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行为早已超越了传统的“性价比”逻辑,转向更深层次的“情绪价值”追求。高达88.2%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处于有压力的状态。面对职场KPI、生活不确定性与精神内耗,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带来“即时正向反馈”的出口。 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潮玩、文旅IP、宠物、风味零食等赛道均高速增长7。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惊艳市场: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税前利润达61.57亿元,同比增长401.2%。 年轻人消费观念趋向理性。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信用卡在用发卡量降至7.15亿张,较一季度减少600万张,连续三年多收缩。超半数90后主动注销多余信用卡,仅保留1-2张用于必要场景。 这种“断舍离”热潮反映了年轻人消费图谱从“面子狂欢”转向“里子投资”,数码产品、技能培训等“增值型消费”占比攀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33.15%的消费者倾向“规划好再花”,31.13%秉持“能省则省”原则。 国潮崛起首先得益于核心技术创新。近十年“自主科技创新”相关内容搜索热度上涨近7倍,国人对核心科技关注度已达历史峰值。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等成为国民最关注的自主科技创新相关话题。 品牌战略升级是第二重支撑。中国品牌正通过AI科技赋能、多品牌组合和品牌出海三大路径实现精度跃升。海尔坚持“自主创牌”与“三位一体”战略,在全球保持“创造美好生活”的统一认知,同时针对不同市场适配产品。 文化自信提升是第三重支撑。年轻人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亲眼见证了国产品牌的崛起和进步。他们在消费时更加自信,不再盲目追求国际品牌,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性价比。 中国品牌已经找到破局方向:AI让用户触达更“精”,多品牌组合让心智占领更“准”,出海布局让全球竞争力更“透彻”。从《2025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可以看出,中国品牌不再依赖规模扩张,而是以创新为内核,在细分赛道深耕细作。 随着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深化,中国品牌将展现更多元的发展截面,在全球舞台上释放更强的影响力。从手机到汽车,从服饰到食品,中国品牌正在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赢得消费者信任,打造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创造。 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国家成为当地销量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年轻人消费自信带动国产品牌走向全球的生动写照。 信息来源:中国品牌破局前行:从榜单看创新力与全球竞争力跃升 新民网 来源: 2025-09-0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