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有人说稀土这样的牌只能用一次,因为用了之后你想再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说实话,20

有人说稀土这样的牌只能用一次,因为用了之后你想再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说实话,2019年时,我觉得,稀土这张牌也就打个两三年,几年后,便宜的稀土搞不来,贵的还搞不来吗?贵就贵点,贸易战不就是两败俱伤拼谁能忍嘛。现在六年过去了,闹钟的芯片都干成主要出口产品了,那边还在那嚎呢。合着六年下来啥也没干。   说白了,某些人总爱把“卡脖子”想象成一次性大招,殊不知有时候你越卡,别人越能憋出个超级技能。   2019年那会儿,很多人都觉得“稀土牌只能打一次”,理由是一旦出手,别人就会想办法绕开你、替代你、自力更生。   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吧?那时候我也觉得,稀土这张牌顶多打两三年,毕竟你贵的我不买,便宜的我还搞不来?贸易战不就是比谁更能忍痛吗?   结果六年过去了,我们没停留在“靠稀土反制”的旧剧本里,反而在芯片这个战场杀出了新剧情,以前我们进口芯片像喝水,现在自己造的芯片居然成了出口主力,尤其是成熟制程芯片,已经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而那边呢?确实还在那“嚎”,不是嚎稀土,是嚎半导体,他们一边限制光刻机、制裁中国企业,一边发现自己某些芯片制造环节反而被“反向依赖”了,自己设的局,自己也没完全跳出去。   你说这六年他们啥也没干?倒也不是,他们努力在印尼、越南、澳大利亚找新的稀土供应,也在本土重启开采。   但供应链这东西,不是你说换就换,稀土的分离提纯技术、环保成本、产能爬坡,没一样是能快速解决的,更何况,中国稀土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成本优势,不是说替代就能替代。   而我们呢?也没停留在“靠资源吃饭”的阶段,这几年我们在稀土下游发力永磁材料、电机、新能源应用,把稀土从“土”变成了“金”,另一方面,大力投入研发,把芯片从“短版”慢慢打成“长板”。   所以你看,国际贸易这场大戏,从来不是“你出一张牌,我出一张牌”的简单博弈,它更像是一场持续的技术赛跑和产业链重构,你越封锁,我越要自主,你越打压,我越能找出路。   最后闹钟的芯片都出口了,那边某些人还在原地输出情绪,这也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战略,不是靠一张牌定胜负,而是靠一套打法、一种节奏、一条持续进化的路。   有些人,光顾着喊牌不能重复用,却忘了,真正的玩家早就换了一副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