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 白玉蒲纹璧一块
尺寸:重264克,外径162.6MM,孔径35MM,厚4.2--5MM。
品相:全品。
璧是古代祭祀礼用的环状玉器,《尔雅•释器》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所谓「肉」是指边,「好」是指孔,而这一比例仅存于记载,实际所出玉器很少合乎此制。《周礼•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玉璧在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大量发现,自此直至清代一直是玉器的主角。此璧以和田白玉雕琢,内缘及外缘光素,阴刻起台,肉部布满蒲纹,规整有序。蒲纹,即蒲席之纹样,《说文》释蒲曰:「蒲草,可为席也。」蒲纹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分割构成六角形凸起,近乎蜂房状排列,有的凸起面阴刻谷纹。此样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亦有少量制作。乃汉代玉璧的典型之作。
此乃和田籽料白玉质,质地细腻莹润,温润半透明,光泽可人,局部泛青,局部受褐色沁和灰白色沁。璧呈扁平体,正中圆孔,两面饰纹相同,以蒲纹为饰,蒲纹丰满充实,呈谷尖形,排列有序。细观璧面上能明显见菱形网纹,然在每个网格内碾琢蒲纹,排列有序,大小均匀,沁色自然雅致,整体制作工艺精美,保存完整。沁色自然美观,属典型的汉代玉璧。
本件玉璧形制规整,器型硕大,玉质较白,略有沁斑。具有汉代风格特征,十分特别。他是古代老坑和田籽玉所雕,包老到代的高古玉,收藏价值高,玉质好,玉质级油润,沁、皮壳、型、工、包浆、玉质、宝光、玻璃光泽都到位,是开门出*土的汉代古玉,一眼货。我们从它的雕工、工艺、皮壳、包浆、光气、宝光、沁色、沁蚀、色泽、工、型、纹饰、灰皮、玉料、老熟感、古旧感、古韵感、气韵感、老气感、沧桑感,局部钙化、雕刻工痕、侵蚀痕迹、质变痕迹、氧化痕迹、出*土痕迹、使用磨损痕迹、老化痕迹、坑口痕迹、艺术风格等方面看,都能看出是一眼开门的汉代古玉真品。玉质很硬。雕工工艺精悍,非常好,是件汉代古玉真品精品。本件古玉承认度很高,此乃东汉标注器。整体品相良好,边缘有点细磕,与年代相符。本玉壁是出*土加传世器,现在已是熟坑状态的玉璧。
本玉璧玉质白润,因千年时光滋养渐成局部黄色、黑色、沁点,沁色自然,局部饭糁沁和褐沁更添风姿,两侧纹饰雷同,均谷纹颗颗饱满,琢磨精细,收藏价值极高。
本件古玉市场认可度极高,品相玉质又好,器型又大,您看玻璃光泽宝光四溢,漂亮,非常受市场欢迎,本件汉代玉璧,包和田玉,可出和田玉证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