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10月竣工。谋划近十年,萝北机场项目终落地,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说:“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仅需2小时。”
近年来,鹤岗引发外界瞩目,这座城市曾因煤而兴,亦因资源枯竭经历转型阵痛。近年来,鹤岗进行产业升级,以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等为新动能,试图破解“一煤独大”的局面。
▲鹤岗萝北机场开工仪式现场
鹤岗是黑龙江“5纵2横1边”交通网的重要节点。“我们计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介绍,“未来,石墨产品能更快对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跨境旅游能吸引更多中俄游客,产业协作也能跳出‘本地圈’,成为推动东北振兴的重要‘空中引擎’。”
小城机场的建设账该怎么算?在专家看来,一些小城市修建支线机场,造价不高,但性价比高,“3公里的公路只能联通两个村庄,但3公里的跑道却能够联通全世界。”
——(1)——
谋划近十年终落地
“从北京直飞鹤岗仅2小时”
8月27日,在萝北机场开工现场,挖掘机、工程车往来穿梭,机械轰鸣声交织。作为国内支线机场,鹤岗萝北机场选址于鹤岗市东北部,项目用地总面积180.14公顷,机场按4C标准建设,投资约10.66亿元。
▲鹤岗萝北机场开工仪式现场
作为在北京工作的鹤岗人,李念对萝北机场的开工满心欢喜。李念向红星新闻算了一笔账:目前归乡游子、外地客商往返鹤岗,一般会选择先飞至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或邻市的佳木斯机场中转,再换乘1小时至3小时的高铁到鹤岗火车站,耗时费力。
“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仅需2小时,商务洽谈等效率能节省一半时间。”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说。建成后,未来鹤岗将直接联通北京、上海等枢纽城市,大幅提升区域交通能级,为鹤岗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开发、物流运输和经济交流提供空中通道。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萝北机场项目就开始谋划。2016年,该项目被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17年,机场选址获国家民航局批复。2021年,国家发改委组织预可研评估。2022年,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2023年,项目用地预审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
今年6月27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与黑龙江交通运输局联合批复该机场初步设计,项目进入施工阶段。“今年我们已完成从可研到总体规划,再到初步设计的审批,民航专项审批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履行施工审查、招投标等程序。”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瑞超介绍,“今天是开工时间节点,按计划,2027年10月即可通航。”
红星新闻记者从建设方了解到,项目计划建设1条2500米×45米跑道,6个机位的站坪,5008平方米航站楼,以及空管、供油、供电、供水、消防救援等配套设施。建成后,鹤岗萝北机场预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年飞机起降5000架次。
——(2)——
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
“将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
鹤岗曾因煤而兴,亦因资源枯竭经历转型阵痛。红星新闻记者从鹤岗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鹤岗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以石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文旅产业等为新动能,试图破解“一煤独大”的局面。
▲鹤岗萝北机场开工仪式现场
石墨被视为鹤岗产业新的增长点。公开资料显示,鹤岗石墨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首位,现已探明矿石量22.89亿吨,具有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易采选、应用广等突出特点。依托这一战略资源,鹤岗全力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
2019年,鹤岗成功引进中国五矿集团,成立了五矿石墨公司,投资70亿元建设石墨产业一体化项目。目前,鹤岗已聚集37家石墨企业,形成从矿山开采到负极材料深加工的石墨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依托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园,全力打造具有鹤岗特色的国家级零碳园区。
地图显示,鹤岗萝北机场选址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对于鹤岗而言,以何种交通方式将石墨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机场或许是不二之选。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指出,机场落成后,“石墨产品能更快对接全球新能源供应链,跨境旅游能吸引更多中俄游客,产业协作也能跳出‘本地圈’,成为推动东北振兴的重要‘空中引擎’。”
中国五矿集团(黑龙江)石墨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学也在开工现场,在他看来,机场建成后,物流运输效率会大大提高,有利于样品和高端产品快速抵达各地市场,“原本公路和铁路运输需要3天至5天甚至更长时间,航空运输只需要1天至2天,大大缩短了交付周期,能够让我们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
这也是鹤岗的长远谋划。高健称,鹤岗是黑龙江“5纵2横1边”交通网的重要节点,机场建成后,不只是完善交通,更要往“未来”走。“我们计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
——(3)——
外地人购房套数增长近4倍
持续吸引“数字游民”与创业者扎根
8月,红星新闻记者在鹤岗走访了解到,不少本地人认为,鹤岗萝北机场承载着鹤岗发展的新期盼。除石墨产业,鹤岗还有文旅需求。鹤岗拥有龙江三峡、嘟噜河湿地、原始红松林等生态资源,由原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蜕变而成的公园、广场32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59平方米。
机场建成后,将与既有高速路网、佳鹤铁路(动车46分钟直达佳木斯,3.5小时抵哈尔滨)共同构筑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使鹤岗深度融入哈尔滨两小时经济圈。
另一方面,人口的流入也对鹤岗交通的高效联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红星新闻记者从鹤岗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近五年,鹤岗外地人购房规模显著扩大,从2019年的1134套升至2024年的5680套,占2024年成交总量16304套的34.05%,套数增长近四倍——这意味着,每三套房屋交易中,就有一套为新鹤岗人所购。
在不少新鹤岗人看来,低廉生活成本叠加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将持续吸引“数字游民”与寻求高性价比生活的创业者扎根。一名从江西到鹤岗定居的新鹤岗人茜茜认为,机场带来的高效联通,将进一步打破地理隔阂,“未来,从鹤岗出行的选择更多,反过来也会吸引更多人来此游玩和定居。”
黑龙江省界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兵介绍,机场建成后,公司将抓住商机:夏季推避暑游,冬季推冰雪游,结合游界江、穿林海、玩射击、撸‘鹤岗小串’等特色,让更多人体验真正的生态鹤岗。
鹤岗还有边贸需求。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中俄边境重镇,鹤岗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接壤,拥有235公里边境线与两个国家一级口岸,其中萝北口岸年货运量达50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贸易总额达到2401亿美元,2024年达到24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这意味着,机场的建成,将为鹤岗强化对俄边贸物流效率,也为跨境旅游、产业协作开辟更广阔空间,让鹤岗这座边境城市的开放潜能充分释放。”鹤岗市有关部门介绍。
——(4)——
中小机场建设投运成趋势
专家:造价低,能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除鹤岗外,越来越多中小机场和通用机场开启建设和投运,成为当前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今年7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介绍,“十四五”期间,民航每年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都超过1000亿元。预计今年年底,我国民用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70个左右。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支线机场。鹤岗萝北机场作为国内支线机场,也作为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根据中国民用机场业发展现状,支线机场可界定为:年度旅客吞吐量在300万人以下或大于300万但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机场;机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进出港航线主要呈单向分布,非辐射性分布等。
小城机场的建设账该怎么算?在专家看来,一些小城市修建支线机场,造价不高,但性价比高。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小机场规模小,出行时间成本低。同时,相比高铁,支线机场造价较低,却对一些城市的文旅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有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3公里的公路只能联通两个村庄,但3公里的跑道却能够联通全世界。”在民航新型智库专家林智杰看来,民航的投入有巨大的乘数效应,短期内,机场运营和补贴虽然会给当地财政带来一定压力,但能够有效地带动上下游的产业发展,“本质上,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机场建设是民生工程,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乘客出行需求,而非单纯追求盈利。”
红星新闻记者蔡晓仪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