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学者马丁·雅克提出震撼世界的观点:中国根本不是一个普通国家,而是一个古老文明伪装成的现代国家,这解释了为什么中国能数千年延续不绝并再次崛起。
“中国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教授的这句话在国际学术界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位研究了三十年中国问题的英国专家指出,西方世界完全误解了中国的本质。中国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民族国家,实际上却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体系。这不是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
西方学者几百年来一直用“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来理解世界。法国是法兰西民族的国家,德国是日耳曼民族的国家,美国也强调自己的“美利坚民族”特性。
然而这套理论完全解释不了中国。
中国不是一个建立在单一民族认同基础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建立在文明认同基础上的文明体系。中国人之所以自认为是中国人,不是因为血缘或民族,而是因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从秦朝开始,中国就通过“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统一的文明框架。几千年来,不管哪个民族统治中国,最终都不得不融入这个文明体系,甚至元朝和清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不例外。
看看世界历史,西方的强大帝国如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一旦衰落后就再也无法重现辉煌,只能成为历史书籍中的一个名字。
中国却完全不同。在中国漫长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的衰落,但每一次衰落都成为再次崛起的起点。即便是近代被列强侵略瓜分的黑暗时期,中华文明也没有消失。
马丁·雅克认为,这正是因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而不是普通国家。文明有比国家更强的延续性和韧性。国家可能灭亡,但文明可以在挫折后重新焕发生机。
马丁·雅克在研究中发现了中西方之间的三大根本区别。
第一是国家观的不同:西方是民族认同,中国是文明认同。中国人认同的是中华文明,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民族身份。
第二是家族观的区别:西方是负罪教育,中国是荣辱教育。西方人向上帝祈祷求原谅,中国人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第三是普世观的差异:西方是对外扩张,中国是家族主义。西方历史上通过殖民扩张掠夺资源,中国则强调“以和为贵、兼济天下”。
作为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普通的民族国家,中国有着许多天然优势。
文明国家更容易延续下去。因为它建立在统一的文化价值观上,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内部的联系也不会轻易断绝。
文明国家有更强的包容性。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元朝的蒙古人还是清朝的满人,最终都融入了中华文明,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文明国家有更强大的凝聚力。在面对灾难和挑战时,人民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抗击疫情中都已经得到了证明。
马丁·雅克指出,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应该被称为“崛起”,而应该被称为“复兴”。
因为中国并不是在创造一个新的强国地位,而是在回归它历史上一直拥有的位置。在1820年之前,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超过30%,比西欧、东欧和美国的总和还要大。
近200年的落后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意外”,而不是常态。现在中国只是回到它应有的位置而已。
马丁·雅克教授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缘政治实体,更是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文明体系。
这个文明有着惊人的包容性和韧性,能够吸收和融合各种外来文化。它也有着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团结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们。
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能够从百年屈辱中重新站起来;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总是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西方如此不同。
这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中华文明的复兴将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选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