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1年12月,几个日本兵闯入一位中国老人家中,谁料,老人竟用流利的日语破口大

1941年12月,几个日本兵闯入一位中国老人家中,谁料,老人竟用流利的日语破口大骂,不成想,这群日本兵的首领站了出来,对着老人鞠了一躬,并用日语说:“陈桑学长,我们保证今后绝不再骚扰,还要把您和家人们保护得好好的!” 陈寅恪这人,从小就生在书堆里,1890年夏天出生在湖南长沙,家里祖辈都是大官,爷爷陈宝箴当过湖南巡抚,爹陈三立也是诗人,参与过变法。幼年时候,他跟着私塾老师念经史,脑子特别灵光,八九岁就钻研古书音韵训诂那些玩意儿。1902年,十二岁跟着哥哥去日本东京巢鸭弘文学院念书,那儿中国留学生不少,鲁迅也在那儿混过。他学了几年,接触到西方知识,但1905年得脚气病,只能回上海进复旦公学,同学里有林伯渠谭延闿这些后来出名的家伙。短暂帮蔡锷当秘书后,他就一头扎进学术,不想掺和政事。1910年拿江西官费留学,先去德国柏林大学,然后瑞士苏黎世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院美国哈佛,学了梵文巴利文蒙古文藏文满文日文英文德文法文一大堆,精通二十多种语言古文字,却从来不拿学位,觉得花几年钻一个小题目太亏。他觉得广泛求知才靠谱,欧洲学者碰到难题还写信请教他。 回国后,1925年三月他三十五岁,应邀进清华国学研究院当导师,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齐名,四大导师里他最年轻。课堂上他不讲书本旧东西,只分享自己新发现,学生们听着都服气。他穿长袍夹布包上课,一开口学养就压场。1928年清华改大学,他兼中文历史系教授,还去北大讲课,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那年夏天娶了唐筼,唐景崧孙女,两人感情好,生了三个女儿。抗日战争1937年打响,北平沦陷,他爹陈三立忧愤绝食而死,享年八十五。他守孝时右眼视网膜脱落,医生劝留北平治,他说宁瞎眼也不待日本人地盘。带着家人南逃,途中丢了不少手稿,尤其是魏晋南北朝资料,心血白费。1939年牛津大学请他去当汉学教授,战事挡住没去成。1940年他去香港探亲,本想转英国,结果太平洋战争爆发,卡在那儿。1941年九月香港大学请他当客座教授,讲隋唐史,只挑韦庄秦妇吟一诗,讲俩月。 香港沦陷后,日军占领全境,学校停课,物资短缺,大家日子苦哈哈。陈寅恪懂日文,日军对他客气点,有人说日本学者写信给军部,说别麻烦陈教授,要照顾他家。军部下文给香港司令,司令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那时候面粉金贵,可陈寅恪和夫人唐筼死活不收,宁愿饿肚子也不吃日本人东西。宪兵往屋里搬,他们俩就往外拖,拉锯半天,来人扔下面粉就跑了。他家住九龙太子道369号,靠近香港大学,日军想征用楼房查封冯平山图书馆古籍,少佐松荣负责这事,懂中文的,跟陈寅恪沟通。还有小川环树这些日本汉学家从军学生掺和。最终日军驻港总督矶谷廉介否决了征用,没动图书馆。陈寅恪闭门在家写唐代政治史略稿,不出门。 日本人想拉拢他,香港日本政权高薪请他当东亚学院院长,他一口回绝。1942年春天,有人奉命请他去上海授课,他又拒绝。五月一日他正式从香港大学辞职,六月十九日写信给傅斯年,说倭督和汉奸陈君葆想给他军票二十万,合港币四十万,让他办东亚文化协会,还审定中小学教科书,他没答应。日军想用他名头办文化事,拉拢知识分子,他坚持不合作。生活上,他们家靠变卖东西度日,除夕夜只喝半碗稀粥,他还笑称神仙饭。家人跟着受罪,但没人抱怨。他琢磨着怎么脱身,1942年五月五日,他独自出走,取道广州湾到桂林,暂在广西大学教书。老婆孩子留在香港,等局势稳点再接走。 到桂林后,他继续教书,但眼睛问题越来越重。1943年十二月去燕京大学成都校区任教,那儿条件差,学生挤木凳听课。他靠记忆讲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历史,助手帮记笔记。1944年左眼手术失败,完全失明,从此看不了书,只能脑子里回想资料,继续研究。战后1946年回清华园教书,1948年底南下广州岭南大学,继续讲唐代乐府。1952年岭南并入中山大学,他在那儿历史系任职,写明清历史书。1950年代他当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还全国政协常委。1960年任文史馆副馆长,1964年完成最后大作。尽管失明,他记忆超群,脑子里装满史料。 1962年中印边境争端闹大,印度拿麦克马洪线说事,中国急需历史证据反驳。周恩来请他帮忙,尽管双目失明,他凭记忆讲清边境历史演变,相关条约文献细节,清朝跟印英往来文书,论证严谨,给谈判提供支撑。他还建议叫自卫反击战,这称呼后来用了。在中苏库页岛归属争论里,他的论证证明岛历史上属中国。这些贡献大,但他低调,从不张扬。晚年身体弱,心力衰竭肠梗阻并发,1969年十月七日在广州去世,七十九岁。老婆唐筼四十五天后也走了。骨灰辗转,2003年合葬江西庐山植物园,墓碑刻黄永玉题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