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63年2月,西藏军区张国华回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但张国华接到通知:“会议临时

1963年2月,西藏军区张国华回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但张国华接到通知:“会议临时增加一个议题,毛主席要亲自听张国华汇报工作。”张国华不知道主席要听什么汇报,这个战场上眉毛都不皱一下的将军,突然有些忐忑起来。 战场杀敌如切菜的硬汉将军,为啥一听说要向毛主席汇报就紧张得手心冒汗?1963年那个特殊的二月,从雪域高原赶回北京的张国华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即将在中南海创造一个载入史册的时刻。这次汇报到底有多重要? 刚打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回到北京的张国华,本来以为就是参加个例行的中央工作会议。张国华有些发怵:“叫别人汇报吧。”“不行,主席点名要听你讲,说你一直在前线,最有发言权。”这下子把这个从15岁就跟着红军打天下的老革命给难住了。 要知道,张国华可不是一般人。1929年3月,张国华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把名字”福桂”改为”国华”,未满十五岁的他奔赴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从井冈山的红小鬼到西藏军区司令员,这家伙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长征路上翻雪山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跟鬼子拼刺刀,解放战争中横扫大半个中国,进军西藏时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上指挥昌都战役。可就是这么个钢铁汉子,一听说要单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竟然紧张起来了。 他知道主席听部下汇报时,最喜欢插话提问,即兴发挥。他生怕哪个细节疏漏,对答不妥……也只好加紧准备汇报提纲。准备完了,他还觉没把握,就把提纲送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审阅。连夜准备汇报材料,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次汇报的分量不一般。 2月19日下午,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全体会议。会议听取张国华关于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这可不是普通的工作汇报,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对外自卫反击战的总结汇报。 当张国华坐在毛主席和刘少奇中间开始汇报时,谁也没想到,他即将说出一句影响几代中国人的话。当张国华总结部队精神时说:“我们战胜敌人的法宝,靠的就是我们的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主席立即表示赞成,并且说:“这是你的发明。” 毛泽东主席当即肯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后来毛主席又多次强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并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此,这个口号响彻全党全军,并进一步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这次汇报不仅仅是对一场战争的总结,更是对中国军队精神品格的高度概括。张国华虽然谦虚地说这个精神是全体指战员的创造,但他的这次汇报确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不仅打出了国威军威,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中国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那场战争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到11月21日结束,虽然只有一个多月,但影响深远。张国华指挥的部队歼敌8900多人,而中方伤亡只有2400人左右,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更重要的是,这一仗真正做到了毛主席所说的”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不仅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也为中印边境赢得了长期和平。 从这次汇报能看出什么?看出的是一个真正军人的品格。张国华把胜利归功于党中央和全体指战员,从不夸大自己的作用。这种谦逊的品格,正是那一代革命军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打仗不是为了个人荣誉,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 一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响彻了整整一个时代,你觉得这种精神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从井冈山走出的红小鬼到雪域高原的司令员,张国华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革命军人的本色。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你们对这段历史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