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50年,卫立煌在香港闲逛。冷不丁,身后有人喊,这不是卫立煌吗?卫立煌心里咯噔

1950年,卫立煌在香港闲逛。冷不丁,身后有人喊,这不是卫立煌吗?卫立煌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跟家人说,别回头,一回头反倒更容易被认出来!

卫立煌的名字在国民党军中是响当当的“五虎上将”,可这位将军的军装下藏着尴尬,他既非蒋介石的黄埔嫡系,也非浙江同乡,连部队装备都比别人寒酸。

要知道老蒋的部队都是关系户,像他这样基本是很难在这有所建树。

可抗战时他偏不按常理出牌,他给八路军送180箱牛肉罐头、100万发子弹、25万颗手榴弹,急得蒋介石扣光他的补给。

他倒坦然,抗日的队伍,我谁都认!

说的也没没有毛病,我们都是中国人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小日本,都是抗敌这装备谁用不是用。

在1938年他第一次踏进延安,窑洞里的主席穿着补丁衣裳和他谈笑风生。

街头百姓和八路军一起开荒种地,他看得心头震动,这天下,终究是得民心的!

但是这些事早被军统记上黑账。

直到1944年蒋介石一纸调令,直接撸了他的兵权,打发去欧美“考察”。

1948年初,蒋介石被解放军打得焦头烂额,突然想起这头“虎”,急电催他回国守东北。

卫立煌前脚到沈阳,后脚就杠上老蒋,蒋介石要死守锦州,他偏把兵力全缩进沈阳。

老蒋气得跳脚,是不是你卫立煌被共军吓破胆了!

但此时暗地里他却对心腹廖耀湘交底,新六军是你的老本,别拿去送死!

结果廖兵团覆灭,锦州失守,蒋介石在日记里大骂,东北之败,全因卫立煌抗命!

卫立煌倒淡定,坐上飞机直奔北平,只给沈阳城头留下一句,这仗输在人心,不在枪杆子。

到了北平,傅作义早已在机场等候,见面之后握着他的手叹气,俊如,你这一走,蒋先生怕是不会饶了你。

这不是因为我们不会打仗,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你我都懂。

没想到好景不长1949 年 1 月,卫立煌在广州被特务抓了,然后被押到南京。

而南京的软禁刚熬到李宗仁上台,卫立煌连夜扮成商人逃往香港。

没想到前脚住进出租屋,后脚特务就盯上门。他上茶楼,邻桌的眼睛跟着转,他出门买菜,巷口总有人蹲守。

更扎心的是生计,夫人韩权华听信“黄金投资”骗局,把家底全兑成金条交给骗子,最后血本无归。

曾经那个统兵几十万的将军,想在沦落搭不得不典当手表换米下锅。

当铺里撞见老部下要行礼,他慌忙摆手,喊我老卫就行,现在做点小生意。

报纸上还天天登着《东北败将滞留香港》,蒋介石两次派人游说,去宝岛,国防部长还是你的!”他只冷笑,那官帽,戴不起了。

在困在香港的第二年,卫立煌干了一桩“豁出去”的事,他给朱德写信求护老母。

因为此时85岁的母亲还在合肥老家,他怕特务下黑手,信里字字锥心,弟行动不克自由,唯念老母风烛残年。

朱德把信转给主席,主席当场拍板立刻保护!卫家一根头发都不能少!

就这样合肥驻军连夜把卫老太太接进安全屋,粟裕派人送粮送药,连老人写给儿子的家书都秘密转交香港。

卫立煌捏着信纸手抖得厉害,对妻子哽咽,毛先生的心胸,比海宽!

正是这碗“热汤面”般实在的温情,让他下了最后的决心。

到了1954年春,一封未署名的密信塞进门缝。

展开竟是周恩来亲笔,祖国需君之力,盼早归。

卫立煌把信捂在胸口,对妻子只一句,该回家了。

1955年3月15日,他搀着夫人登上“克什米尔公主号”。

海风扑进船舱时,他望见珠江口飘扬的五星红旗,忽然想起十七年前延安窑洞里的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在抵京当天,周恩来快步上前握住他的手,太原一别十八年,今日终重逢!

主席也在在中南海笑着迎他,俊如先生,我们又走到一起了!

回国后的卫立煌当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件事就是写《告宝岛袍泽书》,美国欲强据宝岛,终是痴梦!祖国统一必成!

直到1960年他病重离世,临终前对家人说,这条路,我走对了。

从“战犯名单”到政协礼堂,卫立煌的跌宕一生藏着最朴素的理,六斤猪肉能化匪为农,一碗热汤面可唤将归国。

人心聚散的天平上,官帽金条从来压不过真心实意,这杆秤,早在延安百姓挥锄头的土坡上,就刻下了斤两。

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况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就是咱们能胜利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