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新加坡女子:“为何新加坡年轻人那么讨厌中文呢?”没想到,她的回答得很直白:因为看不起中国,不喜欢中国文化,中文太难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致命原因,导致他们从小都没动过学中文的念头。 从网上流传的图片得知,新加坡的华人数量不少,但当地年轻人学中文的情况却不太乐观,甚至还有些排斥。他们常会琢磨,学中文有啥用呢?更有人直接说,自己是新加坡人,不是中国人。 其实追根溯源,新加坡的华人祖辈大多是从福建、广东或者潮州过去的。一百多年前,那些先辈们为了谋生,选择 “下南洋”,最终在新加坡落脚扎根。直到现在,当地的老一辈人还保留着清明节回老家扫墓的习惯。 不过,新加坡独立后,情况就彻底变了。孩子们在家里和长辈聊天,用的都是英语,中文似乎成了家里的“小众语言”。学校里虽然也教中文,但课本上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没多少关联,翻来覆去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孩子们学起来觉得没劲,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 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新加坡的金融、航运这些能赚大钱的行业,几乎都得靠英语。在这些领域,会说中文顶多算是个加分项,起不了决定性作用。这种现实情况,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学中文没啥实际价值,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很多新加坡年轻人从小就没动过学中文的念头。在他们的成长环境里,英语占据了主导地位,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交流,英语都够用,中文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当人们听到新加坡年轻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时,心里都挺气愤的。大家觉得,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华人,血脉里的那份亲近感是抹不掉的。怎么能因为这些原因就排斥中文,疏远自己的根呢? 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不学中文将来肯定会被淘汰。那些抱着英语第一想法的人,其实是守旧的,根本不用理会。也有人觉得,过去中国经济不发达的时候,新加坡人抱着美国大腿,经济确实发展起来了,所以难免会看不起中国人。 但现在中国发展得这么好,已经不是他们能高攀得起的了,可能是出于羡慕嫉妒恨,才造成了他们这种有点扭曲的心理。 其实吧,国籍和语言、文化是两码事。新加坡人有自己的国家认同,这没问题,但认同自己的国家,不代表就要排斥中文和背后的文化。就像很多国家的人,既热爱自己的祖国,也会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这样反而能让自己看得更宽、走得更远。 中文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是打开更广阔世界的工具。新加坡年轻人要是因为一时的偏见就排斥学中文,实在是可惜了。毕竟多掌握一门语言,多了解一种文化,对自己总归是有好处的。 说实话,与其纠结谁看不起谁,不如大家多走动走动,多交流交流。毕竟咱们打断骨头还连着筋,都是同根同源的华人,犯不着因为这点误会伤了和气。或许多一些了解,就能少一些隔阂,年轻人对中文的看法也可能会慢慢改变。 对于新加坡年轻人学中文这件事,你有啥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