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廖昌永对妻子说:“我老娘70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把她接来一起住,但她是农村人

廖昌永对妻子说:“我老娘70多岁了,还有糖尿病,我想把她接来一起住,但她是农村人,你却是千金,你能接受她并照顾她吗?” 当功成名就的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鼓起勇气向妻子提出这个请求时,他内心既忐忑又充满期待。这位从四川农村走出来的艺术家,面对身患糖尿病的老母亲和出身优越的妻子,会得到怎样的回答?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问题,却考验着爱情的真谛。 廖昌永,1968年10月25日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七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对本已贫困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从此,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他和三个姐姐,日子过得相当艰难。 1988年9月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罗魏先生学习,后师从于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刚进校时,廖昌永的境遇十分窘迫。进入学校后,廖昌永发现,同学们大多生活阔绰,而他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60块,还是他的三个姐姐,省吃俭用,轮流为他寄来的。 有一次二姐忘了那个月给他寄钱,没有收到生活费的廖昌永还在想这个月该怎么过的时候,他收到一个陌生人50块的转账。更奇怪的是,后来每个月廖昌永都会收到50块钱,还会收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多吃点饭。汇款整整持续了4年,他却始终不知道这个帮助他的人是谁。 大三那年,有一次班里组织小合唱,廖昌永和同学准备找一个钢琴系的学生伴奏,有人说恰好认识钢琴系一位叫王嘉的四川同乡。就这样,两人结识了。志趣相投,彼此欣赏,加之又有同乡之谊,两人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直到毕业后,廖昌永才知道一直给他汇款四年的人叫做王嘉,一个家境优渥的女孩子。女孩是城里人,家境殷实,她的父亲是文化局局长,却对廖昌永的出身毫不介意。原来那个默默资助他的神秘人,就是自己的女朋友。 1996年9月,赴法国参加”第四十一届图鲁兹国际声乐大赛”,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大奖。1997年5月,到东京参加”多明戈世界歌剧歌唱比赛”,并获得第一名;同年,赴挪威参加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获得一等奖。廖昌永凭借才华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婚后,王嘉一直风雨无阻地陪着廖昌永排练,把家庭和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让廖昌永潜心研习音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廖昌永签约了密歇根大剧院,成了世界歌剧舞台的音乐家。事业有成的廖昌永如今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可谓功成名就。 廖昌永每天在上海,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但每次一想到快80岁的母亲,还在农村受苦,这好日子,瞬间就没有滋味了。特别是那次回老家,发现母亲随着年纪的增长,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好,老太太身边也没有人伺候。 廖昌永一直有把老娘接过来的想法,但无奈怕老婆不同意,就一直没敢说。但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母亲时,母亲的一句话,让他决定,一定要把老娘给接过来。母亲说:“儿啊!我的糖尿病医生说很严重了,我可能没有几年活头了,但我不怕死,我就怕再也见不到你!儿啊!娘想你啊!” 听到母亲这番话,廖昌永再也坐不住了。但是两个难题摆在他面前:第1个是自己常年在外演出,没有办法照顾老人。第2个是王嘉从来没跟老太太一起生活过,她会同意吗? 毕竟王嘉出身优越,从小就是局长家的千金小姐,过的是城市里的精致生活。而自己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都完全不同。让一个大小姐去照顾一个农村老太太,这个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 内心忐忑的廖昌永于是找了个机会询问妻子说:我母亲年纪大了,三个姐姐都在外地,现在只留她一人在家中,连做饭的劲儿都没有,我想把她接过来一起住。我知道,这要求很过分,如果你同意我也会听你的。 谁料,妻子说:好啊!让母亲过来吧!王嘉的回答简单直接,没有丝毫犹豫。这个回答让廖昌永百感交集,眼泪差点掉下来。他没想到妻子会答应得如此爽快。 王嘉丝毫没有嫌弃婆婆,家里的洗衣机,燃气灶,婆婆都不会用,家务也帮不上太多忙。王嘉也从不让婆婆动手,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毫无怨言。更让人感动的是,刚开始,婆婆每隔一天都要注射胰岛素,她家离医院有5站,婆婆听不懂上海话,不放心让她自己出门,每次都是王嘉陪着。后来,她亲自去学怎么注射胰岛素,回来教婆婆,还每天给婆婆做特殊的营养餐,时时监测血糖。 在王嘉的悉心照料下,廖昌永的母亲不仅身体状况有了改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母亲也是经常跟儿子廖昌永说:“你的妻子是万里挑一,这辈子你能娶到她是你这辈子的福气,更是咱们廖家的福气。” 廖昌永说:“好女人是所好学校”,他觉得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发展跟妻子是分不开的。从当年匿名资助他求学,到如今无怨无悔照顾婆婆,王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爱情。 从贫苦农家子弟到国际知名歌唱家,廖昌永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王嘉的默默支持。面对需要照顾的农村婆婆,这位”局长千金”没有丝毫嫌弃,而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道。你觉得门第悬殊的爱情能够长久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