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万高铁一票难求,印尼希望延长5倍,我国为啥不接这订单? 这条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城市万隆的铁路,自2023年10月开通以来,累计发送旅客已经超过100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到2.5万人次,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过463万公里 。 如今从雅加达去万隆,46分钟就能直达,彻底把原来3个多小时的车程扔进了历史垃圾堆。 这速度,这体验,让雅万高铁成了印尼人出行的首选,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印尼政府一看这阵势,坐不住了。他们琢磨着,既然雅万高铁这么受欢迎,那不如把线路延长5倍,从雅加达直接修到第二大城市泗水,全长588公里,相当于现有线路的四倍。 这个想法听起来挺美,既能进一步拉动经济,又能提升交通效率。 可让人意外的是,中国却直接婉拒了这个请求。为啥放着这么大的订单不要?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 首先得说说雅万高铁的前世今生。作为中国高铁真正意义上“出海”的第一单,当年拿下这个项目可不容易。 印尼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质条件复杂得要命,火山灰堆积的地质遇水成泥,多震的环境还得考虑减隔震设计 。 而且印尼土地私有,征地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再加上疫情影响,项目多次推迟,建设成本增加了11.8亿美元 。 中国企业愣是克服了这些世界级难题,把雅万高铁建成通车,还培养了印尼本地的司机和机械师,实现了技术本地化 。 按理说,既然雅万高铁这么成功,延长线路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可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其一,雅万高铁虽然客流火爆,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运营雅万高铁的印尼企业2024年上半年亏损达3.5万亿印尼盾,每年还需偿还1.84万亿印尼盾的贷款。 这么大的投资,回收周期太长,中国自然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再往里砸钱。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投资得考虑回报。 其二,技术隐患也是个大问题。印尼的地理条件太特殊了,除了爪哇岛,其他岛屿基建落后,火山岛居多,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远超雅万段 。 当年建设雅万高铁时,光是一个1公里的二号隧道就因为火山灰地质和浅埋问题,成了控制性工程,差点耽误了整个项目 。 要是延长到泗水,沿途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类似的难题。中国高铁虽然技术过硬,但也不能拿项目风险开玩笑。 其三,印尼的投资环境不太稳定。这些年,印尼一边跟中国合作雅万高铁,一边又和日本合作其他铁路项目,比如2024年9月和日本开工的新线路,用的是日本技术和贷款。 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让中国不得不谨慎。毕竟,投资这么大的项目,得考虑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是印尼哪天政策一变,中国的投资可能就打水漂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印尼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当年雅万高铁建设时,就出现过印尼工人监守自盗、集体罢工涨薪,以及反对派宣布工期延误等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建设进度,还增加了管理成本。要是延长线路,这些老问题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中国企业又得收拾烂摊子。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高铁出海策略的转变。以前中国可能更注重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但现在更强调可持续性和风险控制。 雅万高铁已经打出了中国高铁的品牌,证明了中国技术的实力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盲目扩张,不如先把现有项目做精做稳,确保每一个海外项目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印尼可能觉得,雅万高铁这么成功,中国就应该继续支持。但他们忘了,国际关系讲究的是互惠互利。 中国帮印尼建高铁,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希望实现共赢。如果印尼不能提供稳定的投资环境,不能有效解决项目中的问题,中国自然不会轻易接下延长5倍的订单。 说到底,中国拒绝印尼的请求,不是不想合作,而是要对项目负责,对企业负责,对中国高铁的声誉负责。
评论列表